标签:
产经/公司品牌智慧价值竞争 |
分类: 品牌7日谈 |
10月24日下午18时,随着一声轰然巨响,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人的绕月梦想从此启航。
25日《新京报》,以半版蓝色的太空背景,五个大字,“有我中国强”,很是醒目。这是伊利集团在嫦娥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后,第一时间在各大网站和知名媒体刊载的广告核心内容。没有什么语言能更鲜明的说明每个中国人与祖国的密切关联,也没有什么语句更能突出这个时代中,所有人共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
以往总觉得国内快速消费品做的广告不敢恭维,但不得不承认伊利这个新版广告很有创意——以广袤深邃的太空做背景,左下角露出来一个伊利牛奶的产品包装,一枚火箭由此腾空而起,画出美妙的曲线,再加上“有我中国强”这样一个简洁的口号,恰好形成一个牛奶吸管的样子,含蓄而又抓人眼球。
翻开《新京报》内页,在嫦娥奔月的现场报道内页,几乎同样的版位和篇幅,是伊利的老对手蒙牛的广告,绿色背景,红色大字:“热烈祝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主画面是一个身着航天服扛包牛奶的少年,显然是延续了广告主几年前神五广告的风格。
放下登月的事情不言,两页广告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不得不认真比较比较。直观印象是,这哥儿俩真能折腾,从内蒙打到全国,现在从地球都打到月亮了。双方比拼的战场是嫦娥事件,但都没忘再拼一把体育,在伊利的产品包装上有显眼的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组合LOGO,在蒙牛广告里也重点突出了很多和体育相关的元素。
先说广告版位,伊利先胜一招儿,首先抢了头版的位置,在报摊上满眼都是蓝色的伊利和白色的伊利牛奶,以及让人印象深刻的新口号“有我中国强”。试想一下,你坐在公交车上,看到大家手里都捧着一份报纸,第一眼看到的同样还是这个广告。蒙牛选的位置也是别具匠心,和内文紧紧捆在一起,广告环境也不错,但有伊利的比较,人们往往看过之后翻到下一页就忘掉,缺乏不断重复刺激的强化印象机会。同城对手在同刊竞技时,不得不替蒙牛抱屈,既上蒙牛,何上伊利啊?!
再说画面感觉,一蓝一绿,都相当突出,但我认真看了一下,蒙牛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多达7类,恨不得把所有诉求都放在一个画面上,能看得出来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详略处理,但还是没办法解决太过庞杂和拥挤的先天问题,这也是国内品牌广告的一大通病——什么都想说,就结果什么也让别人记不住。而伊利此版广告就避免了这个毛病,正文部分把嫦娥飞天和17大结合在了一起,更强调了“中国强”这个核心理想。
翻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对伊利此次的介入嫦娥“一飞冲天”更加佩服。以往我们对蒙牛在航天概念上的连接印象不错,但是却吃惊地发现,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飞天英雄在走访内蒙时去的是伊利,前不久伊利的老总潘刚和杨利伟一起参加了党的17大,紧接着就是伊利捆着嫦娥飞天的机会强化印象。
蒙牛在千方百计想打体育营销牌,沾一点伊利奥运的光;看来伊利也没闲着,已经把蒙牛视为禁脔的领域变成自己的盘中餐了。这两家公司,都在守着自己碗里的,看着对方锅里的,看起来这次伊利的筷子力量更足些。
“有我,中国强!”——新浪财经
10月28日(星期日)
经济参考报:悬而未决的“达娃之争”在进入“拉锯战”之后,日渐从大众的视线中淡出。不过,不为人知的妥协与争执其实从未停止过,甚至直接影响了双方高层的战略制定。法国达能集团全球总裁弗兰克·里布日前放出风声,声称对娃哈哈事件不能采用“临时修补”的办法,要寻找一种“永久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暗示将全面调整进入新兴市场的策略。
点评:国际品牌喜欢打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中国品牌喜欢打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由此可见一斑。永久解决问题,就当前而言,还只是里布先生的一厢情愿。
10月29日(星期一)
京华时报:29日,中国优秀电子品牌环球推介会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优秀电子品牌环球推介活动是中国电子行业品牌万里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的宣传口号为“中国品牌、全球力量”。
整个活动将历时10个月,共分为四场大型推介会,包括明年1月美国CES展期间的北美推介会、明年3月德国Cebit展期间的欧洲推介会以及明年4月香港春季电子展期间的亚太推介会和明年7月青岛举行SinoCES期间中国优秀电子品牌成果表彰大会。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联想、海尔、长虹、海信等几乎所有目前国内知名的中国电子品牌。
点评: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从制造到创造,到建立品牌的新力量、新形象和新风采,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品牌的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9日报道:即将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条件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华为为了应对这一规定,近日要求所有工作满八年的近万名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
点评: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么?一般而言,对劳动者的保护有两道防火墙。第一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即所谓“市长”保障。第二道防火墙则是完善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即“市场”的保障。当劳动者可以自由充分流动,不存在任何的制度性歧视时,一个具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劳动者是完全有可能轻松获得再就业机会的。
10月30日(星期二)
新京报:19年前在阿拉斯加的一起泄油事件给当地带来巨大损失,美国最高法院周一决定就此事进行聆讯,肇事者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将面临2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判决。
198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油轮Exxon Valdez在阿拉斯加发生原油泄漏,污染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为了清除油污、支付环境罚款以及赔付当地居民损失,埃克森美孚已经支出了35亿美元。
原告律师说,惩罚对埃克森美孚来说算不了什么,25亿美元只相当于该公司当前大半个月的净利润而已。尽管如此,若法院判决埃克森美孚赔付,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因环境污染而开出的最大额罚单。埃克森美孚争论说,法院要求公司再支付25亿美元的罚款超出了宪法规定。“这一官司从来就不是有关赔偿当事人实际损失的问题,而是有关是否应该支付惩罚性赔偿问题。公司已经在泄油事件发生后一年内赔偿了大部分原告的损失。任何惩罚性赔偿判决都是不公正的。”但法庭认为此前计算损失方式有误,因此有必要重新计算。
点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此的罚单,在未来的世界、未来的生活中会愈趋繁多,这是不争的,在这不争的事实背后,将是人类心灵无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