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巧俊
洪巧俊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85
  • 关注人气:42,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民同意”会不会成为权力寻租的借口?

(2007-02-27 08:52:46)

 

“市民同意”会不会成为权力寻租的借口?

                2007年2月27日 江南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
    今年下半年起,市民无需再为修鞋、修伞等琐事而四处寻寻觅觅了。上海市将在今年“五一”前出台《城市设摊导则》,并于下半年正式开始实施。市区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可设置部分便民类摊点,对马路摊点不再一律封杀。(2007年2月26日《 东方早报 》
对马路摊点不再一律封杀当然是好事,但预设诸多条件申请临时许可证,就会使这样的好事在人性化上大打折口。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事的初衷是好的,但后来往往就变味了,甚至令人生厌和痛责。政府出台一项政策,本来是为民服务的好事,但在实施中由于出现了“吃、卡、拿”现象,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我对上海市马路摊点申请临时许可证泼冷水,是对摊点申请临时许可证的过程感到忧虑,因为摊主拿到临时许可证之前,有关部门还要听取街道居民的想法,再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样做会不会滋生权力寻租现象,从而增加摊主的负担?“市民同意”会不会成为有关部门吃、拿、卡、要堂而皇之的借口?
   街道居民同意,是要居民签字,还是要街道委员会盖章?无论那种做法,都增加了摊主申请临时许可证的难度。再说“市民同意”方可设摊点的要求弹性太大,不同收入群体有不同消费需求,即使是收入水平相同者,也会因年龄、性别、职业等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到时会不会造成你需要的我反对,我需要的你反对;如果要街道委员会盖章,要不要向街道交管理费,会不会出现盖一个公章交500元钱的现象?在这些摊贩中,很多是外来工,我不知道上海市5万多小贩有多少是外地人,但广州市70%的无证小贩是外来流动人口。外来无证小贩在上海无亲无故,申请临时许可证有关部门能一事同仁吗?如果听取街道居民的想法,他们都是外地人,街道居民能不能同意?
    我们不妨想想,一辆不到15万元的小巴士申请到城市线路,就可卖60万元;一辆几百元的人力三轮车,拿到有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后就可卖万元。并不是小巴士、三轮车升值了,而是线路和许可证值钱了。值钱了,门槛就高了。毫无疑义,申请的成本就增高,申请的难度就加大,这就难免不产生权力寻租现象,从而滋生腐败。上海市目前有无证摊贩有5万多,不知上海市总共要颁发多少临时许可证?颁发多了,影响市容和堵塞交通;颁发少了,“僧多粥少”,到后来会不会也出现拿到许可证转手就赚大钱的现象?再说,摆摊设点的大多是一些挣钱养家糊口的人,他们手中本来就没有多少钱,一旦成本过高,他们就可能走向失业。这些小贩大多不容易,他们受教育水平低,加上缺乏技术,很难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只有通过做小商小贩谋生或者补贴家用。也许有的小贩就靠摆摊收入供养一个大学生,也许有的小贩靠摆摊救治正躺在病床上的老母……
    “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恒山曾说过,小贩的谋生权高于追求市容整洁的权利,城市管理者乃至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位阶观,应在优先满足小贩们的谋生权的前提下,兼顾市容整洁。其实,一个摊点能够存在下去,就一定有相当的消费群体,没有居民的欢迎和消费,他们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设“市民同意”就显得多此一举。城市需要管理,问题是怎样管理。管理的前提是要允许小贩存在,不能把一个群体的生路给断绝了。断绝了一个群体的生路,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隐患。 给这些草根民众一条出路,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有关部门应该在划定区域、管理好卫生等监管、督促上多下功夫。只要管理好,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就应该不设门槛让他们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