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肾内科主任医师程晓霞
肾内科主任医师程晓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917
  • 关注人气:12,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血管病的治疗(转载5)

(2006-06-28 20:56:17)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博客

生活

休闲

健康

程晓霞

分类: 内科篇
戴艳萍 文
1、一般治疗:
    a、避免情绪激动及血压升高。
    b、昏迷病人应将头歪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出,并可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必要实行气管切开。
    c、昏迷2-3天或吞咽困难者鼻饲。
    d、躁动不安可给镇静剂,便秘者可用缓泻剂。
    e、预防感染:昏迷后吞咽困难,加强口腔护理及吸痰、保持呼吸系统通畅,留置尿管时应作膀胱冲洗。
2、调控血压:
    血压的控制并无一定的标准,应视患者的年龄、既往有无高血压、有无颅内压增高、出血原因、发病时间等情况而定。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血压一般不会过高,因此多不需进行降压治疗。但在TIA控制后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最好使血压缓慢降至正常水平。
    b、脑梗塞:在脑梗塞早期,其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脑梗塞病灶大小、部位及病前有无高血压病有关,脑梗塞早期高血压的处理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基础血压来定。 
    c、脑出血:脑出血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急性脑出血时血压多更高,这与急性高颅压有关,属反射性高血压,进行不同的处理。                   
3、溶栓治疗:
    脑梗塞周边存在半暗带是缺血治疗的基础。病变中心部已是不可逆性损害,但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就可以抢救梗塞周围仅有的能改变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保存功能。
适应症:
    ①、年龄18~75岁。
    ②、发病在6小时以内。
    ③、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
    ④、脑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及其它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
    ⑤、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4、降纤治疗:
    很多证据显示脑梗死急性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滞增高,可以增加纤溶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适用于72小时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但也应注意出血倾向。
5、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复发、血栓的延长及堵塞远端的小血管继发血栓形成,促进侧枝循环。
    抗凝可作为辅助治疗,在静脉溶栓后使用,可增加血管再通率,但出血并发症也增加。
6、抗血小板制剂:
    多数无禁忌症的不溶栓患者应在患病后尽早开始使用,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一定效果,症状性出血无显著增加。
7、中药治疗:
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脑血流、降低血粘滞度等作用。
8、神经保护剂:
使用神经保护剂可能减少细胞损害、加强溶栓效果,或者改善脑代谢。
9、手术治疗:
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介入;颅内—外搭桥术。
10、康复:
    我国急性脑血管病的康复今年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医生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但与国外差距还很大。存在以下两方面:
    a、轻视急性脑血管病的康复,只注重药物治疗,轻康复训练。
    b、脑血管病的康复整体水平低。缺少专业的康复人员。缺乏急性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方案。
确定康复目标:
    I、依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目标,可分为近期及远期目标。前者是指治疗1个月是要求达到的目的。后者是指治疗3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也是最终目标(独立生活、部分独立、部分借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II、康复原则:
      i、康复应尽早进行脑缺血患者只要清醒,生命体症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10~14天开始进行。                        
      ii、调动患者积极性 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在早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
      iii、强调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脑血管病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方案。除运动康复外,应注意语言、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康复。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要重视社区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