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吹向中国文坛的一股诡异清风——《鬼吹灯》读后

(2006-12-14 13:57:25)

吹向中国文坛的一股诡异清风——《鬼吹灯》读后

神秘而低调的作者天下霸唱将于12月16日下午两点半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读者见面签名会,第一次与读者做近距离的接触。
     当代中国作家,在全球作家中,属于最没有想像力的一群。

在政治重压、体制禁锢下,最活跃的脑细胞早就被“毒”死,只能埋头写身边的故事,如贾平凹的《废都》,只能用“以下删去几百字”“口口口口”等文字与空格,激发大众可怜的想像力。

又例如,余华的《兄弟》、陈忠实的《白鹿原》、麦家的《暗算》、石钟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梁的《亮剑》、刘猛的《狼牙》、姜戎的《狼图腾》,还有目前风靡大街小巷的黄色到极点、情欲到G点的《北京女人》、《北京女人》续集,《上海女人》……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小说,但都是现实主义作品。

非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没有一个作家靠谱。蒲松龄吴承恩王度庐的浪漫主义传统与精髓,建国后“断代”,荡然无存。

我唯有对着港台与外国书店里琳琅满目的J·K·罗琳丹·布朗博尔赫思黄易等摇头苦叹,对着书架上那一排排《哈利·波特》六部曲、《魔戒》三部曲、《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骗局》、《寻秦记》、《边荒传说》……,嘴里嘀嘀咕咕念佛:郁闷,郁闷,郁郁闷闷啊……

幸好,这两年出现了《诛仙》,还有堪可媲美《盗墓迷城》、《古墓丽影》的《鬼吹灯》。


    《鬼吹灯》在2006年独领草根文学风骚,也开创了大陆新探险文学创作之先河。图书出版之后迅速登上许多大书店的排行榜,博得众多读者的追看。
    《鬼吹灯》的读者自称“灯丝”,与其他出自网络的作品读者多为青少年人群不同,“灯丝”多为在校大学生、公司白领和喜爱考古、探险题材的中青年读者,甚至许多海外留学生、港台人士和外籍华人。

 

 

吹向中国文坛的一股诡异清风——《鬼吹灯》读后

 

 

项竹微的“慧眼”“聪心”——《鬼吹灯》书外的故事——中国版的《盗墓迷城》(2)http://blog.sina.com.cn/u/48c2bed0010007h8
 
《鬼吹灯》为什么这么火?——中国版的《盗墓迷城》(1)
 
 
吹向中国文坛的一股诡异清风——《鬼吹灯》读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