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3年非典大范围虐肆闹神州前夕。
那时候我俩同在滇地拍戏。
我们拍《我爱天上人间》,我司幕后,主创人员包括赵崇基、林心如(台湾)吴镇宇、袁咏仪(香港) 陆毅、韩晓(中国内地)吴智昊、尹誉俐(韩国)。
云龙拍《玉观音》,他职幕前。
4月某天,我从广州飞抵昆明,比演员早一个小时。
我在机场咖啡室喝咖啡,等候吴镇宇、袁咏仪、黄百鸣香港班机。
这两个家伙很有经验,戴上墨镜、口罩,我在出入口接迎他们,便往停车场走。
突然,大厅内响起一片嘈杂声,一班记者模样的人麻雀似地呼的涌围上来。
我暗叫:糟糕,怎么回事?我们秘密潜入滇境,我没有向媒体透露任何消息呵。
我瞧瞧他俩,反应够快的呵,两人已垂眉低目佯装普通旅客推着行李车了。
我一把扯住走近我身边的一个年轻记者:哎,干什么呢?
他无空理我,一边前奔一边嚷:赵薇到啦。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我压低嗓子:快,赶快。你俩先上车,行李我们推。
他俩加快脚步,出大厅门到车场了,我身后边有几把声音尖叫骤起:啊,是吴镇宇、袁咏仪……
拜拜,演员车绝尘而去。
到世博园2号楼住下后,忙着检查明天开机仪式的工作。
次日,翻开当地报纸,全是赵薇的新闻。
原来,赵薇是到昆明拍《玉观音》,她的航班由北京来,刚好是同一时间抵达。
所有的报道都是关于赵薇的,关于柳云龙的就只有一、二行字,连照片都欠奉。
我想:《玉观音》也许会是云龙的转折点。
在云南十几天,每当想起要与云龙通电闲聊时,便发觉总是找不到他手机。加上剧组许多事情要处理,我便搁下来。
当时忙着避开记者,没有功夫与云龙碰面。
后来,我邀请羊城晚报名记者陈明辉、广州日报名记董卉、北京青年报名记肖扬及《上海电影故事》杂志盛庆,来昆明探班采访,干完活后他们提出去滕冲探《玉观音》班。
我托陈明辉见到云龙替我捎句问好。
再见云龙时,我们聊起《玉观音》,对许鞍华虽然很有才华但不适合拍这种题材深有同感。
不过,我相信,首次与香港大导演合作,云龙一定从中“偷”了不少师,对他后来执导《暗算》肯定帮助不少。毕竟,许鞍华的导演手法与经验,还是相当高水准的。
《玉观音》之败,败在许鞍华挑选了一个她不熟悉的电影题材。
说起来也巧,《还珠格格》两个最红演员,赵薇与林心如,同在云南同期开戏,二个导演都是香港人,但两剧组分隔两地,没法聚在一起。
说来也险,我 4月30日离开丽江,飞机刚下广州,云南的朋友就告诉我,因为非典已蔓延云南,政府封省了,外地人只能出,不准随便进,因公事入云南,需在昆明指定酒店呆几天,检查过没事才行。
二年后,我在《收获》杂志上(05年第5期)看到麦家的新作——中篇小说《密码》觉题材蛮好。没料到,云龙瞄上了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