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沃phone联通oms移动磐石之心it |
分类: 磐石之心看通信 |
联通沃phone恐重蹈OMS覆辙
作者:磐石之心
联通发布了沃Phone手机,这款手机它的市场前景到底如何,在这里谈一下看法:
联通沃phone是想打造一套可控的生态系统
其实磐石之心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无论是手机企业,互联网企业还是电脑企业,现在竞争的焦点,都并非一个单一的产品的竞争,而已经上升到生态系统的竞争。我们可以看到,苹果依靠苹果iOS系统串起了苹果所有的产品,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软件开发商,运营商,程序开发者,配件提供商,它们都纳入了苹果的生态系统中,苹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控制者和决策者,所以它才能获取非常高额的利润。
那么,既然手机企业已经进入了生态系统之争,这个时候,运营商不甘愿成为单一的管道提供者,构建围绕运营商的生态系统就成为他们非常关注的焦点。我们看到移动做的OMS,就是基于手机平台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就是希望通过构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让手机企业以及应用程序开发者们围绕它的OMS来开发软件,从而让中国移动成为OMS这套生态系统的中心。
联通此举,显而易见,也是为了相同的目的。总而言之,联通打造沃Phone,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在整个通讯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想要打造一个围绕联通为主的生态系统。
沃phone平台不属于市场化产品
但是。运营商的这种初衷是否正确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款沃Phone平台,联通自己称沃Phone平台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并非基于android的系统开发的,是以Linux内核为基础的操作系统。但是我们却从新闻中看到,这款操作系统的提供商,是上海的一家叫做全智达的公司,并非联通自己研发,而是通过外包公司完成。通过查询全智达的资料发现,这家公司和联通有很深的渊源,从世界风手机系统,再到后来政府招标采购的联通的一个软件平台uniplus,都是这家公司所开发,其与联通的具体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而且这家公司在工信部手机操作系统软件评比竞标中,获得中标。由此可以推测,他们之间肯定是有“关系”的,包括和工信部。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不是一家市场化的公司,而对于这样一类公司来做手机操作系统这一类非常市场化的产品,我是不看好的。
因为我们看到以往很多有政府主导的软件产品都是以失败告终的,比如绿坝。最近两年,国家要加大操作系统的投入,从前段时间的传闻,百度中标了工信部的PC操作系统的研发,人民网开始做搜索引擎,还有中移动做的盘古搜索,这些都表明政府的投资意向已向软件和互联网倾斜,而联通的这款产品应该也是获得政府投资的。
在中国,软件是比较弱势的行业,政府有意向主导它的初衷是好的,而最终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原因很简单,部分企业唯利是图,通过关系获得国家补贴是主要目标。这一点上来讲,笔者不对沃Phone平台抱有很大希望。
将打造生态系统大事交给外包公司靠谱么?
从行业的角度来分析,联通自己要构建这个操作系统,仅仅靠外包给几个小公司就能成功吗?我们知道Palm的Webos,三星的bada
生存较好的,只有android和苹果。android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为google本来就是专注与软件的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人才和资金,又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完全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才能够成功。既然微软有巨大财力和人力,Palm有先进的理念,三星还有一些经验和技术实力,迄今为止都没有任何建树。联通主导,外包公司来做的沃PHONE又是否有希望成功?这是一个未知数。
不具备成本优势无竞争力
其次,成本是否能得到控制。使用沃PHONE这个平台开发产品的有OKWAP,中兴,华为,甚至还有Motorola,据说每部手机联通会收取30元人民币的系统授权费,走上windows mobile失败的老路,决策者真的是不开窍。
手机这种产品要想控制成本,必须有一定的规模。这几家企业率先推出产品,估计可以政府的优惠条件或者联通的采购补贴,但是根据这几家手机企业在国内销售量来看,产品的成本会因为销量不大而难以下降。成本无法控制,价格也将难以降下来,在智能手机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的状况下,如果没有价格优势,这个新的系统就难以推广。即使联通采用捆绑销售的方式,它和三星,诺基亚的3G手机和andriod的3G手机相比,竞争优势又在哪里?
手机应用匮乏 生态系统难建立
联通本身也承认打造这款产品是为了将更多的软件内置到系统中,用户可以从联通的网上商店下载,这个做法和中移动OMS如出一辙,希望打造一个类似苹果的具有封闭模式的生态系统。问题是内置过多联通自己的软件,结果影响了用户体验,而令用户感到反感。TD的OMS的手机就被很多用户抱怨,桌面上很多功能都是中国移动的收费软件。
一些购买移动和联通定制手机的人也是希望通过各种方法刷机后使用。我们先不讲这款操作系统会怎样,从这一点上就可以肯定的说,用户不喜欢过度定制的手机。再者,从软件商店上来讲,联通的沃phone系统如果没有足够大的产品的销量,就无法引起程序开发者的关注,程序开发者不加入这个阵营,那它的软件商店可用的应用就会很少。苹果app store之所以有30多万应用,是因为苹果软件的开发者可以从中获得分成,其iPhone、iPad的销售量都是非常大的,可以给开发者带来一定的利润。
而基于android的应用为什么也这么多,基本达到了十万种,因为android本身是个开放的平台,google在做这个系统的时候,已经做了一个强大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有运营商,有硬件制造商,也有手机厂商,有能从销售市场上获得分成的应用软件开发者,同时android有很多很多的手机制造商都在围绕android制造产品,在智能手机市场,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在销售量上已经超过了苹果和symbian,所以开发者会因为他的市场而愿意为他开发产品。
而三星的bada为什么没有很多类似的应用,而OMS最终回归到与android原生系统进行兼容,这都说明部分手机企业和运营商不具备构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很多因素来决定的,中移动都不具备构建这种应用平台的生态系统的实力,那么中国联通是否有这种实力呢,这是让人质疑的。
结论:比OMS处境还糟糕
最后,就运营商到底如何应对这种状态,来看互联网的一种趋势,那就是如何加入这种生态系统。运营商完全不必自己浪费财力来打造这个软件平台,来构成自己的生态链。他们应该从服务上来做文章,其优势就是服务,就应该围绕服务来构建生态系统。其实,中移动正在做的飞信,139说客类的互联网产品,通过类似的SNS社区化的产品,来进入互联网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做成通用的互联网产品,其本身和新浪微博,腾讯QQ这一类产品是不同的,重点要放在为用户提供服务上。
通过服务的平台来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是可行的,走通用互联网企业的路线是不能成功的,而走苹果,谷歌的路线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些都是联通不具备优势的所在。在此只能预计联通沃phone会重蹈移动OMS的覆辙,可能比OMS的处境还要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