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快乐男声俞灏明吉杰张杰魏晨苏醒陈楚生云之东 |
广州十进一的时候注意力完全放在了王栎鑫身上,对俞灏明的印象就只有一个帅字。一直到突围赛,他的一曲《天黑黑》,让我发现他的声音是蛮有味道的,只是唱功还有待提高。另一点是他和同赛区的刘洲成PK,在顺利进入13强后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悦,这是第一次注意到他的真性情。进入13强后,俞灏明在声音的表现上一直平平,个人以为原因有三,一是他的唱功在13强里确实偏弱;二是他的选歌,没有照顾到他的声音和他的唱功;三还是要归结于快男的高强度,让他的声音越往后听越觉得疲劳感挥之不去。
不过俞灏明的真性情却是一览无遗,王栎鑫过关时他飞奔到台上一个熊抱,王栎鑫离开舞台时他近于崩溃的哭泣,无一例外的打动了我,我一直觉得选秀的舞台上最打动人心的,除了歌声,便是选手在无意中流露出的感情,这两样都很真实。电视台刻意的煽情不算,第一次可能会被电视台精心设计的煽情感动,第二次只会麻木,第三次就有些讨厌。而俞灏明与王栎鑫自然流露出的兄弟情深深打动我,总让我回想起那些兄弟情深的青葱岁月。
也看过有人觉得俞灏明的性情不叫纯真,叫假,从俞灏明比较一帆风顺的经历来看,我觉得他还是真纯真的,他是温室里的花朵,还没来得及对外面的风雨有足够的认识,也许以后他会变,但至少这一刻,他是纯真的。
这一段说得有点乱,总的来说我对俞灏明的三点印象正好是他的三个优势,一个是形象气质不错,二个是声音特点有潜力,三个是性情里的纯真。这三点足以让他成为颇受欢迎的青春偶像,红两三年肯定没问题。继续红,就得看他在纷繁的娱乐圈里如何成长,成长这个东西这太难以预料,所以也只有祝他好运。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看好他的成长,毕竟俞灏明有了19岁,骨子里的气质和性格还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如果要选快男里最具话题的两位选手,一定是双杰。先说吉杰。不管湖南卫视怎么样的强调梦想,吉杰的回归都是一场炒作,当然吉杰从退出到成为13强未必是湖南卫视与他所在公司的精心策划,但可以肯定当吉杰表达了回归的想法时,湖南卫视第一时间嗅到了这个想法的炒作意义。
由于广电总局的时间限制,大大缩短了赛制时间的快男最初收视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怎样短期内提升快男影响力,前期炒作是一个短浅但又确实有效的方式。于是在张杰与型秀、张杰与谢娜、杨二与郑钧后,快男找到了新的炒作点吉杰回归,结果也还令人满意,除了占据娱乐头条外,吉杰的回归票数创下了今年快男的第一个高票。
吉杰的实力是不容否认的,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控都自成一派,印象特别深的是红色经典改编那场比赛,吉杰的改编是最完整的几个之一,虽然喜不喜欢就见仁见智,但不能否认他是少数能把歌曲唱出自己的味道的选手。
吉杰给我另一印象是他的情商,他初进13强,还有选手不理解,等到比赛后段,他成了选手心中公认的大哥,大家都还挺服他,果然作为销售经理,沟通能力就是强。
吉杰的市场前景比较难说,首先取决于他自己的决心,有没有决心抛弃金领的身份进入娱乐圈?个人以为吉杰还是适合兼职,娱乐圈的竞争远比大家想象中激烈,算是成名捷径的快男13强尚且是10万分之13,且几年后,13强里能被记住的又有几个?灵歌虽然在内地的受众面不广,但吉杰毕竟把他唱成了自己的招牌,几年之内,市场里应该还有他的落脚之地。
终于说到张杰,写这文,张杰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觉得他在快男的经历和他在快男的心态我很理解,或者说,张杰象一面镜子,让我对自己的一些心态进行了反省。
我第一次听张杰唱歌是04年的型秀,他夺冠后演唱《北斗星的爱》,让我听到一个华丽丽的声音和一份青春情感的萌动,“我和你相遇在人海,借北斗星的爱,天亮后我才明白,是眼泪汇成了这片海”,到现在这几句都可信手拈来,也依稀记得当时那堪称澎湃的心情,很有几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悸。那年的型秀影响力不大,张杰也没有趁势推出唱片。过了有一段日子,才在唱片店意外看到《第一张》(张杰的第一张专辑),有些诧异,因为差点以为他可能没机会出唱片了。买了听却觉得失望,《北斗星的爱》是整张专辑唯一一首旋律比较商业的歌,而且再听也没了当时的悸动,张杰的声音依然华丽,但总觉得不复他参赛时演唱的情绪。这样的情况,我以为制作单位必须负担部分的责任,好歌当然可遇不可求,但也不该把一首可以传唱开来的歌打磨得中规中矩。
顺便就说下上腾和型秀。型秀是环球自己的产物,东方卫视只是合作平台,这就是为什么东方卫视对好男儿比对型秀好,因为好男儿是东方卫视的亲生仔。其实型秀的时尚感和许智伟的音乐品味是能出偶像和明星的,只是型秀的后续开发不象超女快男和好男有两家大的传媒集团做支撑,所以浪费了不少选手。05年的薛之谦、君君,06年的俞思远、王啸坤,都是颇具商业开发价值的选手。薛之谦凭着《认真的雪》红了,但这和上腾的关系不大,上腾的作用在于看到薛的市场价值出了这么张唱片,而唱片的制作实在谈不上精良,宣传也不怎么到位,听说不少宣传还是薛的粉丝自己筹划的。 而君君,除了他的粉丝和型秀的粉丝,还有几个人记得他?06年的俞思远和王啸坤倒是出了专辑,但抢钱的感觉明显比用心打造的感觉更强。俞思远的专辑制作难逃粗糙,王啸坤的音乐明显做了妥协。
扯回张杰。张杰参加快男,我相信是费了思量的,他自己也可以料到,参加快男,一定会成为快男的炒作目标,这是没办法的事,05超女末期炒作已经初现端倪,06超女和好男都是炒作的集大成者,到了07,赛制的缩短影响了比赛影响力的扩展,如何在前期为节目积聚目光,炒作就更是不可避免。
可是不参加又怎么办,出了两张专辑反响平平,第三张专辑看上去遥遥无期,后面还有师出同门的薛之谦、俞思远、王啸坤等来势汹汹,何止来势,当时后三者的人气都超过了张杰。传说张杰当时在上腾的日子很苦,当然后来他自己也承认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在快男前期就被淘汰又该怎么办?没有前路,也无后路,音乐之路就此玩完。所以张杰参加快男,是成败在此一举的赌博。他比别人更清楚这次赌得有多大,所以他不在乎快男的炒作,所以他不在乎上腾的警告,所以他很努力,所以他紧张结果,所以他紧张自己的表现,所以他紧张评委的评价,甚至是外界的评价。因为这些自己和自己的较劲,所以张杰在快男里的演唱会让人觉得有点“使憨力气”,缺乏举重若轻的细腻情感表达。特别是听他唱“我是一只小小鸟”,真的听到我觉得酸楚,因为听不到赵传原唱里的空旷和寂寥,听不到一只天上的小鸟,听到的是一只笼中的困兽,我为张杰的自我纠结而酸楚。
其实我快过30生日时的心态就像张杰参加快男,都说而立似乎也没立起来,前有生于70的精英,后有80后无所畏惧的追赶,很惶恐,很努力的想抓住身边所有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有段时间总在凌晨更新博客,因为连博客,我也想让它红火、更红火,点击高,更高。
其实我快过30生日时的心态就像张杰参加快男,都说而立似乎也没立起来,前有生于70的精英,后有80后无所畏惧的追赶,很惶恐,很努力的想抓住身边所有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有段时间总在凌晨更新博客,因为连博客,我也想让它红火、更红火,点击高,更高。
所以我说张杰在快男的心态是一面镜子,他让我看到我当初的纠结。
所以我觉得张杰离开快男的舞台是个好事,他需要让自己紧崩的弦松下来。我也希望他可以修练到享受过程,坦然结局。这样的心态,对他唱歌,应该也有裨益。
张杰的市场前景应该是不错的,以他现在的人气,至少可以满足他为家买房子的想法。要再往前走一步,个人以为不是没有机会,但很难,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只看他有没有这造化,可以跨过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