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话面前,演点龙套就不错了

(2006-03-06 22:05:30)
分类: 我的生活
学期的大戏是人艺的话剧《万家灯火》,我认为选择这个戏是个疯狂的行为。
 

北京话面前,演点龙套就不错了

 

翻开《万家灯火》的历史,就不会觉的我有这样的想法奇怪了
 
一. 是北京人艺历史上上演周期最短的票房冠军。

    二. 不到一年时间,完成百场演出,首演就被媒体“打了满分”。

    三. 强大的创作班底:编剧李龙云、导演林兆华,演员班底包括:宋丹丹、李六乙、杨立新、濮存昕、何冰、李光复等一批著名演员。

    四. 故事很简单但表演难度很大,事件以北京南城金鱼池的危房改造为背景,完整再现北京南城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这就意味着演员要塑造平民百姓熟悉的形象。

    五. 作家李龙云戏剧语言功力和对于南城市井生活的熟谙,使得整部剧作充满了高难度的老北京方言土话。
 
今天的课上,每个人就剧本的问题,都可以向导演兼主任教员崔新琴老师提出疑问,我在其中一页里面就划出了十几处不认识不会念的字。为什么?因为北京话里面的一些词语,我连发音都不能完全弄明白,更别说词义了,例如:白斋、棒棰、扳杠、拌蒜、白霍、不吝、迸磁儿、拔份儿、出溜、呲人、处窝子、点卯、抖搂、得波、顶缸、打卦、逗闷子、裹乱、挤兑、嚼谷、筋道...北京话面前,演点龙套就不错了
 
 
北京话面前,演点龙套就不错了
 
如果我土生土长在北京恐怕也不难,可惜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加上去年120集的广东戏《乘龙怪婿》,现在,能把舌头捋直就不错了。
 
天啊,这北京土语方言是最接近英语的语言,而我却偏偏不是京片子....
 
看来,这次的话剧--龙套的角色非我莫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傻逼高跟鞋!!
后一篇:形体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