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美:中国企业的上甘岭

(2007-02-26 15:09:12)

如今,对于寻求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北美市场也变成了他们的“伤心岭”。华为中兴目前在这里举步为艰;海尔耕耘多年也只是进入了小冰箱这个边缘市场,在美国的沃尔玛和BestBuy等主流零售店中还很少看到;联想止住了欧洲的亏损,却仍然在北美市场持续失血......别看如今的宏基在欧洲市场无限风光,但是在北美市场却仍然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华为能够在欧洲拿下沃达丰这样的大T,在北美却连T-Mobile USA这样的中T都拿不下,由此可见北美市场的难度之大。由此我想到了上甘岭,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数倍的兵力,将上甘岭削去了好几米,仍然没有能够拿下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峰,最后上甘岭成了联合国军的“伤心岭”。

原来觉得美国应当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不是说美国是民族的大熔炉吗,纽约就是大苹果吗,这里来自全世界各种肤色、各种种族的人都能够生活在一起,不是比欧洲要开放很多吗?后来与一些做过海外市场的朋友交流,加上自己看了一些资料,才发现远不是这样。的确,美国是一个世俗的国家,但是美国同时也是一个准宗教国家,一个以新教徒价值观为主流的国家,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最近的美国《外交》杂志中说的。看看美国的历届总统,都是一水的白人男性(希拉里也许能够打破这种局面),哪一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大部分还都是新教徒(约翰肯尼迪除外,他是一名天主教徒)。加上美国已经独霸世界50余年,要让这样的国家变得谦虚起来,恐怕很难。在911美国遭受袭击之后,美国人的爱国热情高涨,很快就全体支持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用兵,而不是反思自己国家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对。

而欧洲由于积弱已久,反而能够坦然面对全球其他地区不同观点的挑战,反而能够接受各种完全基于利益的安排。况且,欧洲还远远不是一个整体,先不说英国在某种程度上一直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俺上次去欧洲采访英国的签证就与欧洲大陆的申根签证不兼容,需要单独办理),就是北欧、西欧、南欧和东欧,也都各有各的特点。这样对于前去开拓市场的中国企业就能够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各个击破。

从大的方面来说,如果世界格局中这种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善,中国企业要想在短期内在美国取得主流地位,恐怕还不太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