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领导反复强调今年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准备征收针对大户型的“保有税”,也有专家开始论证大户型的面积标准以及税率。
有人认为,征收面向大户型的“保有税”是一个杀手锏,可以将目前高涨的房价降下来,笔者认为事实未必如公众期盼般发展。
本来,大家都已经开始对于物业税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看起来真要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那么,单单面对大户型征税目的是什么呢?
大户型占据了较多资源,在物业税时代,必然要交纳更多的税费。而且,现在交易成本中,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大户型都是税负较重的。再度加税,按建设部领导的话,是为了促进小户型的发展。姑且妄猜一下领导的逻辑:
现在公众喜欢大户型的人不少
开发商也愿意建大户型
建设部提倡的90-70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
给大户型加税,由于保有环节长期税负加重,公众会转而选择无保有税的小户型
于是小户型政策便可顺利的推行
或许笔者的理解过于肤浅了,上述逻辑也没有太多的问题。不过顺着这个逻辑推导下去会是什么结果:
小户型的优势是总价低,能够买得起的人比较多
由于向大户型征税,大户型的销售可能受阻,单价与总价必然下降
小户型由于买得起的人多,且保有环节无税负,必然需求更旺
小户型用于投资本来就比大户型合适,需求的增加最终必将抵消增加的数量
在单纯征收大户型保有税条件下,会助推小户型的单价,虽然总价还是低于大户型
小户型单价的上涨,又会反过来带动二手房与大户型的价格上涨
这样的逻辑推导结论相信不会让绝大多数人满意。最终也不会实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因此,建议决策部门慎之又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