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纪实文学天地——著名的案例 |
梅姐的婆家在省城,女儿自幼在那儿读书,后来丈夫也停薪留职做生意去了,这座城市便剩下她一个人。她在某职能部门做核算员,领导对她十分赏识,以至于几次欲委以重任,都被她婉言谢绝了。梅告诉我,不是她不求上进,而是领导给她晋升是有“条件”的。说这话的时候,梅姐并没有表现得深恶痛绝,而是含蓄地微微一笑。从她嘴角挂着的那抹嘲讽里,我隐约读到了那“条件”的潜台词。
?/P>
有人说梅姐的做法是对一份真爱的坚守,对心中恋人的厚重承诺。否则她断难面对一切诱惑而心静如水。只是这份爱并不是给她的丈夫,而是给她的情人的。
?/P>
说句心里话,活了三十来年,男男女女、花花绿绿的事儿我也耳闻目睹了不少,可像良子和梅这么长相厮守,始终如一的情人却十分鲜见。
?/P>
梅姐说,她本来早有条件调到大城市,和丈夫、孩子团聚,可就是放不下良子,因为良子在她最艰难的岁月里全力以赴地帮过她和她的家,在她最伤心的日子里伴她同哭过。这些年来,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良子都是梅和她娘家最忠实、可靠的外援和支柱——梅对良子除了爱情外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恩。因此,在她的家境逐步富足起来的时候,她仍对良子的好念念不忘。
?/P>
梅和良子开始相好是十多年前的事儿。那时梅正黄花年少,大她六岁的良子却已娶妻生子,他们同在乡里工作。良子对梅的爱是无条件的,他的付出从来就不图回报——梅值夜班,良子按时接送;梅有个头痛脑热,良子带她求医问药;梅心情不好,良子想方设法逗她开心;梅的父母及兄弟姊妹有个大事小情,良子也总是跑前跑后,既出钱又出力......
?/P>
貌不出众的良子最终把梅感动了,把梅的家人感动了,也把周围所有知情的同事、朋友及邻居感动了。在许多人眼里,良子的确够个汉子,他不像许多别的男人那样“泡妞”图消遣——花心了、风流了、潇洒了却不负责任、不承担义务。在这一点上,良子作为一个男人的厚重和敢做敢为着实让许多同性汗颜和自愧不如。
?/P>
后来梅嫁了人,他们的感情仍没有断。虽说良子的妻子和梅的丈夫听到风言风语也闹过、盘问过、阻挠过,后来不知为啥竟又风平浪静了。并且良子和梅姐的关系也一改过去的“地下”而改为半公开化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成双入对、形影相随,人们的惊诧、议论甚至指指戳戳也渐渐在他们的泰然自若中偃旗息鼓了。
?/P>
这两年,异性之间的接触面越来越广,范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男人找“小蜜”,女人傍大款都不再是什么稀罕事。梅和良子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始终自成一统,他们彼此为对方保留着一片绿色的田园而悠然自得;他们为彼此坚守着一方净土和蓝洁的天空让对方呼吸新鲜空气;他们用心中的真爱为对方垒起相对安全的精神家园,一起抵御着花花世界对人性的多重侵蚀和诱惑......
?/P>
梅姐的女儿念中学了,她必须到丈夫工作的城市去照顾她。那些日子良子郁郁寡欢,一下子老了许多,但他却没有阻止梅姐。良子是个顾家、责任心又重的人。这些年来,他一边苦恋着梅姐,一边照顾自己的妻儿和家庭。用他和话说:比别人情多就要比别人挑得重。他也从来不会阻止梅姐去尽人之妻、人之母的义务。
?/P>
良子病了,就住在梅姐家休养。那天我去梅姐那儿,看到躺在床上的良子瘦削憔悴的样子,梅姐眼圈正红着。我不知道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还有几个真正的汉子能够为自己所爱的女人而哭而痛而病。我突然在瞬间理解了梅姐对良子的这份眷恋。我一句话也没说,向梅姐招招手就走了。我不忍心再占用这对情侣更多的时间,哪怕是一分一秒,我知道留给他俩单独的日子已经到了倒计时的关头了。
?/P>
许多人提出疑问:既然梅和良子爱得那么深,何不再娶一次、嫁一回?是不想让孩子们承受那份心灵之痛,还是他们也笃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这,我想只有他们的心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