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个状元驸马吗?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自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的一千三百多年里,只出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状元驸马,而且这个驸马也是非自愿的。
■
在人们看来,有人能成为皇帝的女婿,那可是祖上积了八辈子德才换来的荣华富贵。可是,那些寒窗多年终成国家栋梁之材的士子们又为什么都不愿意当驸马爷呢?这个中到底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民间传说往往将读书人中状元、当驸马视为最美好的结局,历史上关于状元驸马的戏剧、传奇,简直数不胜数,至今仍有很多耳熟能详。如《秦香莲》《女驸马》等等。但真实的历史上却并没有出现过那么多的状元驸马。唐代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郑颢是中国科举史上惟一货真价实的状元驸马。
郑颢出自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荥阳郑”,祖父当过宰相,父亲官至兵部尚书。这样的家世,再加上金榜高中,很快就被宣宗指派为万寿公主择婿的宰相白敏中看中了。不巧的是当时郑颢已经请假,赴楚州(今江苏淮安)赢取未婚妻,白敏中想了又想,然后一纸“堂帖”将郑颢追了回来。
郑颢得知被选为驸马以后,十分意外,甚不乐意,但君命难为,还是与公主成了婚。那么找谁出这口怨气呢?三人与此有关,宣宗、万寿公主以及宰相白敏中。
找宣宗?恐怕没这个胆量。郑颢对老丈人后还是很有好感的,而宣宗对这位女婿也很看重。宣宗只比郑颢大七岁,喜好文学,非常重视科举考试,与正宗科举出身的女婿自然有共同话语了。史料记载,宣宗与郑颢常常谈诗论赋,研究科举考试,郑颢在宣宗在位期间也主持过科举考试。另外在宣宗去世后,郑颢悲痛万分,经常梦中与宣宗吟诗唱和,并且不多久就追随宣宗去了。可见郑颢对这位老丈人没有怨言。

那就找万寿公主?恐怕也不敢,唐朝的公主可是出了名的强悍,驸马很少敢招惹。驸马又不是公主自己选的,自然没法拿人家出气了。另外宣宗经常教导公主要遵守妇道,估计看在老丈人的份上,郑驸马有怨气也撒不出来。
前面两位惹不起,怨气自然就全撒在“大媒人”白宰相身上了,郑驸马的“怨气”可不一般,从《东观奏记》中的记载可见一斑。从此以后,他就对自己的“大媒”白敏中恨之入骨,多次暗中向皇帝说他的坏话。
由此开来,状元并不是都以当驸马为荣耀,历史的状元驸马也是仅此一例。追问起原因来,主要是公主招士人为驸马,总认为是低就,因此娇气十足,盛气凌人。“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这是一般士人的心态。另外,成为驸马之后,出入有时,起居有节,动作食息,不得自由,这也是一般士人难以忍受的。另外,状元难以成为驸马,也与古代的早婚习俗有关。旧时公主往往15岁左右成婚,而绝大多数读书人在中状元之前早已经结婚了。
(撰文、周腊生,选自《中华遗产》杂志2009年6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欢迎阅读更多精彩的内容)
(2009年6月刊封面)
特别策划
状元之路
造就出1300年的国之栋梁
倾注着10000名进士数十年的寒窗苦读
引爆了北人南人的科举之争
缔造了最公平的文官选拔制度
P22专家说状元
P24状元一千三百年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以来,有致仕梦想的人,大多有着同样的经历:进入一种独特的教育体制—私学,使用千年来大致相同的教材—“四书”“五经”,经受繁琐、严格、层层晋级的考试,然后脱颖而出状元及
第或者名落孙山败走科场。走上这条路的状元是庸才还是良将?造就这些状元的科举为什么历经一千三百年
才最终被废止?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是相反?请与我们一起来考察。
撰文/于汐摄影/王凯 等 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P48状元冠军:南方还是北方?
科举是中国的发明,状元是中国的特产,而中国的状元有着独特的南北分布不均和扎堆出产的现象。在历代王朝选拔的九百多名状元中,江浙地区抢尽了风头,为什么这里出产的人才在状元榜上可以独领风骚?苏州有什么法宝,是北人天生愚笨吗?唐朝科场的北人天下又该如何解释……
撰文/贝洛 摄影/于祥 等 供图/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P70第一套人民币的故事
六十年前,战火纷飞,人民币如何破茧而出?怎么终结国民党货币时期从而实现统一?如今又为何能卖到几百万的高价?
撰文/刘翔宇 供图/唐平
P86范旭东:开辟中国化学工业“一书生”
中国百姓因为他才走出吃粗盐的历史;近代中国因为他才打破了英、德对中国化肥市场的垄断⋯⋯他,就是“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
撰文/傅国涌 供图/南化集团 天津碱厂 等
P102双王城:隐藏商周王朝制盐的秘密
三千年前的制盐业是怎样的一种风貌?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考古发掘为我们揭开了古人制盐的神秘面纱。
撰文/王守功 摄影/郭建正 等
P116蚌埠博物馆:闪耀淮河文明之光
淮河地区的先民,会不会像印第安人一样有纹面习俗?以汉字为装饰的铜镜,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审美观?
撰文/钱仁发 摄影/周新 供图/蚌埠市博物馆
P130最后的萨巴文
有一种以神秘的动物和星辰形象来记录的历法和卦辞,被称为“萨巴文”,它与东巴文是中国仅存的两种图画文字。
撰文/焦虎三 摄影/李星星 等
P140牧野之战:天命与阴谋
种种不利的开场,都没有阻止周武王姬发的部队前行。在他看来,“躬行天罚”去讨伐商纣王,就是最大的天命。
撰文、摄影/余准 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