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五常
张五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078,165
  • 关注人气:228,7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2.03.27)书法与文采——试论「米芾现象」

(1992-03-27 20:49:16)
分类: 五常谈艺术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我国前贤在习惯上往往喜用多个名号,而米芾名号之多,可说到了惊人的地步。他字符章,亦即大名鼎鼎的米南宫,自号溪堂、无碍居士、海岳外史、中岳外史、家居道士、鹿门居士、襄阳漫士等等。人们着实欣赏他不滞于物、沉着痛快的书法与狂放的个性,因而就称他为「米颠」。米芾这个人真的是颠得可爱也。

说他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是大大偏低的评价了。很多书法家认为,米颠的书法仅亚于王羲之而已。但右军的书法很难学,米芾的比较易学,所以自宋代以来,好书法者无不试临米芾。我们可以说,米芾是学徒最多的书法家了。

说米芾的书法比较易学,其实绝对不易。所谓「易学」,不过与王羲之相比而言罢了。这是因为米芾的一些字帖有如小学生写大字,东歪西倒,有如醉酒步行,使初学者觉得乱写一通也有点像米芾「体」。但细看之下,米氏的字狂而稳,危而安,千变万化,宽紧适度,法则井然。因此,米氏的书法耐人寻味。是的,以韵味而言,王羲之不及也。

临米芾的字,我有强烈的感受,与临他家的截然不同。临他的《虹县诗》,我感到有难以形容的舒畅。习他的《蜀素帖》,我感到很辛苦,寸步难行。写他的《研山铭》,我感到婉转凄凉,伤心欲绝。是的,我认为米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之处是,研习他的书法之人在感情上变得很激动,感觉之中,时而舒畅,时而艰辛,时而凄凉。拿起笔,蘸了墨,笔落纸上,心情就立刻变了。古往今来,似乎没有哪一位书法家有这样的感染力。

我在这里谈米芾,是要从书法与文采的角度去看他。自古以来,善于书法者执笔为文都大有文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采斐然,毋庸细说。其后的孙过庭、李白、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毛泽东等人,都善于书法,也是文采斐然的。

善书者大有文采,不难明白,因为好的书法大有灵气、光泽,而文采本身就是一种灵气、光泽——文采与书采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据我所知,唯一的例外是米芾。米「前辈」好作诗,也好为文,但他的文字有时很奇特,有点怪,有时雄伟,有时「生硬」、「呆板」——与他的书法之灵气涌现,成为强烈的对照。这可说是一个「米芾现象」。

书法家一般都大有文采,但书法家当中的天之骄子,却竟然是例外,这现象要怎样解释呢?

我认为米芾这个大情大性的人迷「字」迷到极端,似乎把自己所有的灵气与光泽都放于书法上,再无余力把灵气与光泽分配到文字那方面去。这是异常罕见的一种集中力。

我在上文提及过,临摹米芾的书法时,有难以形容的激动之情。何以如此?这似乎是因为在他那千变万化、难以捉摸的书法中,其感情的深厚与灵性的充盈,无与伦比,彷如一股巨浪涌来,使临摹者的心弦为之激动。

「人到情多情转薄」,是纳兰容若说的。米芾对「字」的感情,达于「颠」境,而正因为太专注了,他在感情上就厚于书法而薄于文字。这样,我所说的「米芾现象」应该称为「米颠现象」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