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版阿祥
正版阿祥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377积分
  • 博客访问:19,456
  • 关注人气:10,574
  • 获赠金笔:22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支
正文 字体大小:

华硕明基:品牌代工的裂变

(2007-07-05 09:25:08)
标签:

华硕

明基

宏基

代工

自有品牌

笔记本电脑

索尼

苹果

鸿海

富士康

分类: 创业必读(品牌故事)
 华硕明基:品牌代工的裂变
罗会祥
 
    【eNet硅谷动力评论】继明基分家之后,华硕也分家了,目的都是一个,分拆品牌与代工业务,各自独立。不同的是,华硕分家向前跨了一大步,把品牌业务留在总部,把代工业务分拆为和硕与永硕两个子公司。明基向后退了一大步,把代工业务留在总部,把品牌业务分拆给了子公司。

  一个向前,一个向后,华硕与明基同是代工起家,分家却选择了两条不同的方向,形成成了鲜明的对照。主要原因是,华硕的自有品牌业务是赢利的,主板和显卡做到了世界第一,笔记本打进了全球前十名之列,对自有品牌充满信心。明基的自有品牌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收购西门子手机之后,背上了深重的包袱,图谋自有品牌手机的美梦破灭了,挫伤了做大自有品牌的信心,退回到原来的起点。

  在台湾IT业,品牌与代工的冲突由来已久。宏基从代工起步,后来做大了自有品牌,成为全球知名PC品牌之一,结果抢了客户的市场份额,于是,代工业务受到冲击,不得不进行分拆。明基原来属于宏基阵营,分离出来以后独立成家,一心想做大做强自有品牌。结果,重蹈宏基的怪圈,把自己逼上了一条死胡同。

  这里不说明基,单讲华硕。

  做品牌,砸了自己的饭碗

  顾名思义,所谓代工,就是不生产自己的产品,只为设计公司制造产品。从理论上说,代工企业不能做自有品牌,否则就跟客户构成了竞争关系,客户自然要防代工企业一手。索尼的很多产品都是由他人代工,选择代工合作伙伴就有两种担心,一怕对方做自有品牌抄袭它的设计,二怕产能吃紧时对方只顾自有品牌产品而影响代工产品出货。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索尼的这种担心都是合情合理的,无可厚非。华硕是索尼最早的代工伙伴之一,随着华硕笔记本进入世界十强,索尼与华硕分道扬镳了,把笔记本的生产订单转移给广达、富士康、纬创,索尼每年100万台的代工订单与华硕拜拜。事实上,华硕的代工订单已经大量流失,除了上面据说的索尼撤单100万台之外,苹果的100万台订单也转移给了广达。2005年,代工产品占华硕笔记本出货总量的60.5%,2006年这一比例锐减了48.2%,形势相当严峻。

  专业代工,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近年来,代工业务的利润日益萎缩。目前,代工行业的利润率已经衰退到3%-5%,笔记本电脑代工的利润更是惨不忍睹,业内老大广达的毛利润从原来的15%缩减到5%,而华宇的毛利率甚至跌到了0.1%。在毛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谁能拥有更多的订单,谁才能获得维持生存的利润空间。为了争夺代工订单,许多代工厂商甚至宁愿赔钱,也要拿到订单以便增加出货量,因为他们必须靠订单来填补产能利用率。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华硕如果死上代工一棵树,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台积电一直不做自有品牌,只为客户代工,不与客户竞争,那是因为它控制了全球芯片代工的半壁江山,2006年市场份额依然高达45.2%,居于左右芯片代工市场局面的位置,可以保持较为可观的利润。华硕不做自有品牌,日子就很不好过。

  分家之后,华硕面临两大压力

  从自有品牌方面看,一是鸿海的主板业务越做越大,双方都承接戴尔与英特尔的主板订单,显卡的代工接单也有正面冲突,鸿海自有品牌富士康主板出货量已经突破600万片,直接冲击了华硕的利益;二是笔记本电脑品牌多达40余个,竞争日趋激烈,华硕处于世界著名品牌和国产品牌之间,能否在主流市场回避“狮子”,在边缘市场甩掉“群狼”,是“银豹策略”制胜的关键所在。

  从代工业务方面看,除了面临鸿海主板代工的挑战,笔记本代工能回找回昔日的地位,更是巨大的压力。当务之急,华硕要在下半年夺回失去的订单,重新回到索尼和苹果的怀抱,明年的代工业务才有希望。问题是,华硕高调出击自有品牌笔记本电脑,作为竞争对手,苹果也好,索尼也好,会不会跟华硕梅开二度?
阅读(196)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