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受邀旁听CCTV一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讨论.作为近期的话题女孩,吴莹莹也受邀来到演播现场,黑毛衣、黑裤子,扎条马尾巴,一身学生装扮。
她坦陈:这家企业其实很小,总共只有100多名员工,所谓的亚洲区目前也只有她一人。作为一个学生,她说她无意去炒作!这不是她的个人行为,至于是否是企业或学校的行为,那就不是她能掌握的,作为企业的员工或学校的学生,她能做的只能是做自己该做的!
在现场,面对各种质疑连珠炮般向她投来,吴莹莹几近哽咽.
面对吴莹莹事件,在场的慧聪网CEO郭凡生指出:吴莹莹现象只是企业的一种推广行为,作为大学生不应被这种现象所误导!
吴莹莹只是博弈里的一个棋子
剑指大洋彼岸:“美国公司在拿你做免费广告!”
本刊记者
王肇辉
最近舆论铺天盖地对一位21岁的“亚洲区副总裁”发出非议和质疑,本刊记者受邀旁听了中央电视台《商务时间》节目现场录制,聆听了几位嘉宾与年轻总裁的对话。
与“炮轰吴莹莹”相比,这几位商界嘉宾更为冷静,他们矛头直指大洋彼岸正在偷着乐的美国公司,指出“这不过是美国公司进军中国的市场手段而已”,莹莹应该向公司索要应得的广告费用才对。建议莹莹“不要被头衔迷住了自己的眼睛”,合理给自己一个职业定位。
的确,正如嘉宾建议的:“媒体应该对吴莹莹友善一点”,毕竟她也是商业博弈中的一步棋子,也是受害者。
交流嘉宾:
慧聪网CEO:郭凡生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
华声在线资深副总裁:孙虹刚
爱立信人力资源总监:谈今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王新宇
美国T公司亚洲区运营副总裁:吴莹莹
郭凡生:我的女儿在美国,比吴莹莹大,读书也非常好,她高中毕业时成绩排在全美前十名,但如果我的女儿有你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不让她去。
恕我直言,我不希望这样的例子来引导我们的大学生,这件事情我关注了一个阶段,我认为按照吴莹莹的履历和能力是不胜任这个职务的。我讲得很坦率,因为她学的是心理学,而做的是管理。如果你做的工作是发明,则是另外一回事,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就做到亚洲区运营副总裁的位置上,我认为我曾很不理解这个公司的行为,但现在我理解了,因为你已经上镜了,你这件事情的新闻价值比你是否胜任职务的价值要大得多,我觉得这是那家公司的成功,未必是你的成功。你现在的薪酬是多少?应该再加上他们公司节省的广告费,我觉得就应该这样要。(掌声)
吴莹莹:我们公司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全世界职员100人左右,主要是做软件开发。在中国区目前正式员工只有我一个人。
首先我觉得我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我主管运营,我的职位是运营副总裁,因此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方面我的涉足会相对少点,比如说像未来的招聘可能也不是我主要负责,另外一方面我们目前做的工作主要在高校里面做巡回赛,到各个城市里做宣讲会,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和高校或城市的相关人员联系,然后每次带一个技术人员过去,我们一起做公司简介和技术宣讲,我觉得矛盾和冲突并不是特别明显。我想把事情做好,很简单。
黄鸣:你想过没有,现在这样工作下去,哪怕再辛苦,你除了广告的作用、价值外,你能给你的雇主贡献的价值有多少呢,能不能和你现在的收入匹配?就像一个美国总统讲的: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吴莹莹:说实话我不能把握这些,我所能够做的只有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但是我不知道未来我能够为公司做出多大成就,我也不能看到未来。
我觉得在工资和贡献的问题上,我的评估更多的是把我现在已经做的和公司给我的业绩目标来比较,而不是和我的工资来比较。说实话我现在很喜欢这个工作,如果我能继续这样机会的话,我就继续做下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郭凡生:我觉得对于这件事情,中国成熟的企业家看得非常清楚: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公司到中国来拿你做免费广告,我很坦率,因为如果我不讲这个,就表明中国企业家的智商太低了!(掌声)
真是这样,但是我特别佩服你今天能来,因为这是你对公司的承诺,你也知道他们是拿你作为一个说法在中国来扩大公司影响,他的营销做得是对的,但是我觉得现在不是五年以前的中国,不是封闭的中国。
而且我觉得这件事情事实上对于你个人来说,你是有很大损失的,你将来怎么找工作?你想一想:你现在是被作为一个炒作的新闻人物放在那个位置上,那个公司拿你这件事情在做广告!我看得非常清楚,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拿你做广告:你这么年轻当了副总裁,而现状是很多中国大学生找不着工作,很多报纸会报道你,所以你应该跟他们要工资!要什么呢?就是要你的价值。是除了工资以外,还要把省下来的广告费部分给你,你这样要才能表明你是职业的,并不违背道德。我不相信这家公司会真的给你很高的年薪,我也不相信他们会真认为你能管得了中国区,我不这样认为。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公司重要合伙人,我觉得你的职务只是一个职业经理,而且是一个“只领导自己”的职业经理,如果是这样,我也完全可以让你当中国区CEO。
很对不起莹莹,但我这不是针对你,而是因为我不希望在这件事情上因为我的不坦率给大学生们产生误导,我不是对你不尊重,我很尊重你,我也很喜欢你,我觉得你的气质各方面都很好,但是这件事情我一定要讲清楚。因为很多大学生看到这件事情之后会很羡慕,搞不好会毁了千千万万大学生,所以我一定要讲清楚。(掌声)
我觉得作为亚洲区的负责人,你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你们公司把一个没有经过任何阶段的、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放到这个重要位置上来,显而易见,要么是他们对自己的公司不负责,要么对你不负责!
现在看起来,我觉得他们对公司负责了,因为什么?他们已经得到了想得到的广告宣传效果。但现在的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的客户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幼稚了。反过来我会很不信任这家公司,看到这样的行为,我一定不会买你们这家公司的产品。
吴莹莹:我们公司美国总部近期会派人力资源的部门,以及总部的最高管理层到中国来进行一个小规模的招聘。至于三年到五年我的同事将会有多少人?我也很难推测,因为中国市场比美国市场要大得多,但是美国总部目前有100个人,而中国我们就很难推测了。
王新宇:你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先不考虑头衔,你是一个在工作上从来没有被人管过的人吧?因为你目前的身份还是学生,你没有被别人管过,你怎么能保证自己管的好别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不怀疑你的天姿聪颖,你的智商甚至可能比我高得多,但是管人和你的智商本身并不带有必然的联系,在这点上你的缺失会给未来你管理的道路造成巨大的障碍。
郭凡生:从你刚才的话里,我听到你们总部要派人来招聘,派人力资源人来招聘。既然你是中国区的最高负责人,你们一开始只有几个人要招,实行的是直接管理,这个招聘一定得你自己做,如果他们连招聘的事都不让你做,你怎么能是中国区的负责人呢?所以我更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公关手法。我不认为这是我们大学生就业中要追求、去企盼的,这只是一个梦,或者只是一个泡沫。选择她的主要原因在于她没有经验,虽然她不适合这个岗位,却有轰动效应。
黄鸣:我想跟莹莹谈一个建议:我们中国人喜欢被头衔所吸引,换个角度想,如果你只是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公司的一个部门的副经理,还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吗?没有了。轰动效应的原因是公司给你加了一个叫VP副总裁的头衔,可是从真正实际意义来讲你这个VP可能比很多公司的部门副经理管的人都少,这种VP价值在什么地方?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如果你继续留在这家公司的话,就把自己当作一个部门的副经理,而不要真正去以一个亚洲区副总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再看待社会、别人对你的评价和自己对待问题的处理上就会成熟和老练得多。
谈今:我第一次知道你的故事,我觉得既然这是你自己做出的一个选择,而且也是你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我希望你能够坚持做下去,做好它,但是有一点记住:千万不要被头衔迷住了自己的眼睛,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副总裁”,你就把它当成这家公司在中国开拓业务的第一个人,你把这份工作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做,即使失败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到比其他按照正常途径去工作的人多得多的经验和教训。(掌声)
衡虹:关于这个公司,既然选择了,哪怕是炒作也罢,公司达到了它的销售、市场或营销目的,而你在里头也得到一种个人的满足,那算是双赢的一个结果。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这只是她个人的个案,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不适合的,请不要被这一个“明星”晃了眼睛。(掌声)
孙虹刚:我觉得莹莹挺不容易的,问个现实问题,你们公司在北京注册了吗?
吴莹莹:我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中国注册一个分公司,目前我们在工商局所完成的注册是“驻北京代表处”。
孙虹刚:代表处是不能搞经营的,你怎么能搞经营呢?
吴莹莹:我们没有从事任何和经销有关的工作。
孙虹刚:你刚才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50%?绩效任务。
吴莹莹:我的绩效任务和直接的现金经营没有关系,主要是个规模。
孙虹刚:没关系就好。其实大家已经都明白了,没有被别人管过的人不见得不能当领导,比尔·盖茨上大学期间就搞了一个公司,一样做得很好啊,人家还是世界首富呢!江南春上大三的时候已经挣了10万,大四的时候已经百万。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我总爱反着说:“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这个世界上是任何一种可能都有的。如果你足够优秀,什么都是可能的。
我想给几个建议:第一,像你这个岁数的女孩子如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对身体健康不利,建议去学一些中医的养生方法,身体毕竟是最重要的。
第二我是建议我们现在所有的媒体能不能从这一刻对于吴莹莹友善一点?我们三到五年时间不去骚扰她好不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