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泻千里共婵娟……

(2005-12-08 02:35:15)
分类: 原创or翻唱
 
本文的眼:
 
 
《孔雀东南飞》说: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找不着北的我说:
 
鸡鸣外欲曙,汗滴禾下土……
一泻千里共婵娟……
 
 
        现在是2005年12月8日1:00。我刚喝了一碗“糊粥”,下面开始一段“胡诌”。
 
        半个小时前,我在厨房里又改编了一句唐诗。起因是我试图煮一锅粥喝,其间却在书房里忙于弹琴录歌,结果当我再次走进厨房的时候,半锅粥已经在炉台上肆意横流了……于是,我顺势将“野渡无人舟自横”演绎成为——野渡无人“粥”自横。
 
        日前有一位网友给我写了一封“一没二”(就是E-mail),叙述了她和她的一位朋友之间所进行的一场关于我是不是文人的争论。其实,这根本无需要争论,我笃定不属于文人一类。
 
        文人,当然是指真正的文人,我的理解应当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至少通读过《四书五经》;而我,连对《唐诗三百首》都还只是一知半解,又文什么人呢?最多纹个身什么的还有些可能。
 
        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尽管如今我已经基本忘记了他具体的音容笑貌,但对20多年前其在我文字联想力方面的宽容与鼓励,依然记忆犹新。
 
        那时每天的早自习老师都要求我们背诵唐诗宋词;也许是没有天赋,也许是不够专心,总之,我在被点名站起来背诗的时候,总是要免不了丢人现眼一番——
 
        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我曾把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黄四娘家花满溪”,朗诵为“黄鼠狼家花满溪”
 
        我还曾把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背诵为“人间四月芳菲尽,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人间四月芳菲尽,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人间四月芳菲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多个版本……每每此时,四周的同学们都在笑——嘲笑的笑;前面的语文老师也在笑——却是微笑的笑。

        笑声中,我发誓绝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定要牢牢记住总是忘记的“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句。别说,经过一个晚上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可以轻易地将其脱口而出了。
 
        遗憾的是,几天之后,当老师又一次叫我起立背诵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时候,我在浑然不觉中便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背成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泻千里共婵娟……

        如果十几岁的我再聪明一些的话,我一定可以创造出“姑苏城外寒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经典诗句”,倘若如此,韩乔生老师那句著名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的后来者了。
 
        不过韩乔生老师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还是给了像我这样的人一定的启发,比如有人创造了“呆若木鸡毛当令箭,杀鸡焉用牛刀小试”,比如我也创造了“举杯邀明月几时有,对影成三人行必有我师”,大体上都属于是“以不变应万变不离其宗”。

        我曾经用一句改编的古诗,给素有中国足球记者“第一狗仔”之称的秦云同学(我的朋友)下了一个定义,即:春江水暖“丫”先知;虽然很多哥们儿都对此拍案叫绝津津乐道,但我自己还是觉得这实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挂齿”。
一泻千里共婵娟…… 
  
        几个月前的一个凌晨,我在睡梦中背诵出了两句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只黄鹂鸣翠柳”;惊醒之后觉得不妨借此琢磨一首歌词,于是翻身下床,对着电脑思如涌泉相报,直至一泻千里共婵娟……
 
 
 
 
《生活数学题》 

            词曲版权:董路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泻千里共婵娟……
三生有幸遇知己
四面楚歌也动听
 
五颜六色是生活
七上八下难把握
九霄云外魂飞散
十面埋伏怎逃脱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生活仿佛数学题
答案在别人手里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三省吾身难自由
四海为家苦追求
 
五黄六月紧忙活
七嘴八舌人人说
九牛二虎算执著
十全十美是胡扯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生活仿佛数学题
答案在别人手里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
归根结底要努力
免得被世道抛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