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孔子的编辑说起

(2007-08-25 21:46:49)
标签:

人文/历史

谈天说地

孔子做过编辑,这有流传下来的《诗》、《书》、《礼》、《易》、《春秋》为证明。他的编辑过程,《史记》上有记载,“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该添的添,该删的删。那种严谨性,即如子夏一类长于文字的弟子,也不能介入。

 

当然,对于这种做法,孔子心里也不踏实:“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然而结果却是,他不仅没受到后世的“罪丘”,反而被称为了圣人。圣人能做的事,后世自然也可以效仿,于是绵延而来的文字审查,也便成了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景观。

 

当然,孔子的删改,属于民间行为,并不具有行政力量。但在一个资讯靠口耳传递,文字靠竹子承载的时代,他的力量,似乎也不弱于行政。秦始皇能够烧光很多书,孔子删改后的书,却成了《经》,流传了下来。当然这种流传,有记忆的功效。但越是这样,便越能证明删改的力量。因为没删改的,也没人记忆,更没能流传。至于他的删改,能使“乱臣贼子惧”,大概更是行政,力所不能及吧。

 

删改的有效,只能体现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资讯发达了,便有了删除。这回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的国内首份《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中,便有这样的规定:“第十三条,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博客用户提供对跟贴内容的管理权限,博客用户应当对跟贴进行有效管理,应当删除违法和不良跟贴信息。”

 

客观地说,这些年博客上确也出现了一些色情淫秽、信仰纷争、虚假信息,造谣生事的内容。然而这样的一些内容泛滥,似乎也有些编辑的功效。宁愿让桃色聚焦眼球,也要远离民生;宁愿让消遣成为时尚,也不愿触痛时弊。前些时候的山西黑砖窑,近些时候的湖南堤溪大桥垮塌、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溃水淹井、山东邹平铝水外溢,尽管博客上也出现了一些关注的文章,却未曾受到博客服务提供者的关注。

 

其实这类关注民生的文章,不过是一些读书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积习。其内蕴的动力,还是来源于一种爱国心,爱乡情。宋朝的大文学家苏轼说,“言必中当世之过”。那也是对社会忠诚的另一种方式,并不意味着颠覆。所要达到目的,无非如王安石所说,“务为有补于世”。

 

把人们的这种“务为有补于世”,推测为心怀叵测,大概是一种战战兢兢后的偏差。这是不是一种文字的不幸,不好说。当然,倘若出现骆宾王讨武则天檄文一类,删除也还有理。因为颠覆,总是为执政所不允,而执政,又掌握着删除的权力。近日,便有网上转载《京华时报》一则消息说,北京一位想买房却又买不起的岳某,在网上发帖抗议房价过高,还“策划”了一场大集会,被警方制止,行政拘留14天。

 

这样的事情,倘若早有《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大概便不会发生吧。因为博客服务提供者,完全可以按管理权限,对其进行删除。辩证唯物主义讲究具体矛盾具体解决。“笔则笔,削则削”是一种办法,删除也是一种办法,至于内容,只能寄希望于博客服务提供者的慧眼识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