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诗 |
分类: 诗词理论 |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一、现代诗派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30年代初,出现了对新诗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大多不讲究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而晦涩的诗风。诗作多表现诗人瞬间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的'诗坛的首领',他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势,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5月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和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其而得名,1934年,卞之琳在北平编辑《水星》,1935年、1936年,戴望舒等主编的《现代诗风》和《新诗》月刊先后出版,把这股现代派的诗潮推向了高峰,伴随着这一高峰的,是1936年到1937年大
标签:
情诗新诗赏析艾青浪文化 |
分类: 诗歌鉴赏 |
你也爱那白浪么——
它会啮啃岩石
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
撕碎布帆
没有一刻静止
它自满地谈述着
从古以来的
航行者悲惨的故事
或许是无理性的
但它是美丽的
而我却爱那白浪
——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
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1937年5月2日 吴淞炮台湾
==========================================================
我却爱那白浪
有海的地方就有浪。
不管海有多宽多大,浪无所不在。
诗人凝视着浪,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人生,社会,历史……与这浪有什么关系?
浪,无知无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滚动不止……
诗人有知有觉……
《浪》这首诗产生了,产生于1937年5月上海吴淞炮台。
诗人心中有一种希望,期待着把这种希望抒发出来。诗人希望的是一种力,这种力是强大的,能摧枯拉朽,能荡涤大地上的一切污泥浊水,能在困难重重之中冲出一条路来……而这希望如何抒发出来呢?如何才能把这种希望
标签:
情诗诗人诗集穆旦智慧的来临文化 |
分类: 历代诗库 |
成熟的葵花朝着太阳移转,
太阳走去时他还有感情,
在被遗留的地方忽然是黑夜,
对着永恒的像片和来信,
破产者回忆到可爱的债主,
刹那的欢乐是他一生的偿付,
然而渐渐看到了运行的星体,
向自己微笑,为了旅行的兴趣,
和他们一一握手自己是主人,
从此便残酷地望着前面,
送人上车,掉回头来背弃了
动人的忠诚,不断分裂的个体
稍一沉思会听见失去的生命,
落在时间的激流里,向他呼救。
1940年11月
本文源自:情诗网>>诗人诗集>>http://www.qingshiwang.com/shirenshiji/302.html
推荐阅读:
标签:
情诗新诗赏析艾青黎明文化 |
分类: 诗歌鉴赏 |
当我还不曾起身
两眼闭着
听见了鸟鸣
听见了车声的隆隆
听见了汽笛的嘶叫
我知道
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
黎明,
为了你的到来
我愿站在山坡上,
像欢迎
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
向你张开两臂——
因为你,
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
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
我怀念那:
同着伙伴提了篾篮
到田堤上的豆棚下
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
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
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
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
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
我将狂欢而跳跃……
我也记起
在远方的城市里
在浓雾蒙住建筑物的每个早晨,
我常爱在街上无目的地奔走,
为的是
你带给我以自由的愉悦,
和工作的热情。
但我却不愿
看见你罩上忧愁的面纱——
因我不能到田间去了,
标签:
情诗谈艺实录南北文学怀州子城晚望少室思公子文化 |
分类: 诗词理论 |
(一)南北文学风格之别
文人相轻,故班固则短傅毅①;乡曲相私,故齐人仅知管晏②。合斯二者,而谈艺有南北之见。虽在普天率土大一统之代,此疆彼界之殊,往往为己长彼短之本。至于鼎立之局,瓜分之世,四始六义之评量③,更类七国五胡之争长④,亦风雅之相斫书矣⑤。《三国志·吴志·张纮传》裴注引陈琳书曰⑥:“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⑦,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谈,非其实也。今景兴在此⑧,足下与子布在彼⑨,所谓小巫见大巫⑩,神气尽矣。”已为北文不如南文张本⑾。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略谓⑿:“洛阳江左,文雅尤甚。江左贵乎清绮⒀:河朔重乎气质⒁。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按但言“质胜”,即是文输⒂。是以北朝文士,邢邵、魏收实为冠冕⒃,而《北齐书·魏收传》载邵讥收“于任昉⒄,非宜模拟,亦大偷窃”,收斥邵“于沈约集中作贼”⒅;则皆步武江南,未能自出机杼⒆。张鷟《朝野佥载》记庾信入北⒇,谓北中文事,“惟韩陵温子昇碑堪共语
标签:
情诗新诗赏析艾青灯现代文化 |
分类: 诗歌鉴赏 |
盼望着能到天边
去那盏灯的下面——
而天是比盼望更远的!
虽然光的箭,已把距离
消灭到乌有了的程度;
但怎么能使我的颤指,
轻轻的抚触一下
那盏灯的辉煌的前额呢?
---------------------------------------------------------
身陷黑暗之中才更知光的可贵。
身陷囹圄之中才更知自由的可贵。
盼望光明、追求光明是人的本性,盼望自由、追求自由更是人的本性。这是人类的普遍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对于光明,对于自由,诗人往往比普通的人有更深的领悟,有更高的更明确的追求。艾青在青年时代,就对于光明和自由有着敏锐的感觉,并成为他一生盼望、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他诗作的最重要的旋律之一。
《灯》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6月1日出版的《现代》杂志五卷二期上,也是艾青的狱中之作。
高墙之内,铁窗之下,盼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