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像 |
标签:
造像 |
分类: 像 |
标签:
造像 |
分类: 像 |
标签:
造像 |
分类: 像 |
今日在微信上偶然看见高平大佛山石窟,竟被泥水改造,惊觉诧异,所有断头皆被新塑,古意全无,全然不可辨认。
寻访大佛山摩崖还在四年前,记得下车步行了几公里终于到了张璧村,进村问了聊天的大妈大爷,得知在村后山。穿过村子走一截土路,看见石头砌的高台,似佛殿基台遗址,而摩崖石刻就在上面。上来已经没有任何佛寺建筑了,唯一块巨石。造像就分布在这块薄巨石上,正反面都有,正面北魏,背面元明。
分类: 像 |
四川石窟中的天龙八部护法最早始于隋代的广元皇泽寺28窟,从隋到五代将近三百多年间均有雕刻,其中以盛唐时期最为流行。在西龛佛爷湾,有多达4龛天龙八部造像,且时期集中在盛唐,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最具有盛唐风格的四川天龙八部造像。
10号龛,主尊为弥勒佛,后壁有六尊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护法神一般都作为石窟造像的辅助形象浮雕于洞窟后壁或中心坛背屏上。八部,分别为天部(天神),龙部(龙)、夜叉(鬼)、乾达婆(乐神)、阿修罗(非天神),迦楼罗(鸟),紧那罗(歌神),摩罗罗迦(蛇神)。各形象一般如下:
一、天众一般为披兽皮人物。
二、龙一般作人像,头后雕一龙。
三、夜叉一般面目狰狞,有时也为人形,头发直竖,手中握一小儿。
四、乾达婆一般做一长耳形象。经疏云其“身黑相现,即上天奏乐,往世好观妓乐”。其长耳形象可能取其“听妓乐”的特征。
五、阿修罗常
标签:
造像 |
分类: 像 |
标签:
造像 |
分类: 像 |
分类: 像 |
安宁,隶属于昆明,《元史地理志》曰:“安宁州,唐初置安宁县,隶昆州。阁罗凤叛唐后,乌、白蛮迁居。蒙氏终,善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高氏互有其他。”乌,白蛮指现在白族彝族;善阐,古时昆明地名;高氏,大理国善阐候高明生,袁氏,布燮袁光斗,昆明博物馆中的大理地藏寺经幢就是其为高明生死后超度所造。
释迦牟尼涅槃图,位于寺东边山壁上。▼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曰:“如来尔时将指双树,四壁郁多罗僧以为施坐,僧伽梨为枕,右胁而卧,足足相累面般涅槃”。这里的涅槃图只有佛,并无弟子僧侣。
分类: 像 |
http://s4/mw690/0049Ll7hzy7kkPmyY1l33&690
华严三圣,主尊大日如来,面部圆润,弯眉细目,双手在胸前挽智拳印,安岳大足地区南宋中后期的大日如来基本都握这个手势。图▼
http://s11/mw690/0049Ll7hzy7kkPmgoRQea&690
分类: 像 |
大足舒成岩在中敖镇场东,共5龛,刻于一大石包上,是安岳大足地区一处比较纯粹的道教石刻造像,没有参合佛教和儒家题材。据说原来沿石包搭建过半个檐保护石窟,又名半边庙。在川渝,半边庙往往指一面石包和一扇屋檐的组合,常伴有摩崖造像。
http://s7/mw690/0049Ll7hzy7hvhrgHWK36&690
此为玉皇龛,中间坐玉皇大帝,身着双袖大袍,手持笏于胸前,头戴冕官,左右有两宫女举芭蕉扇,扇面上分别写日月二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