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般若寺,于东佛峪,《济南山水古迹纪略》(1942年)中载:“东佛峪,在龙洞东五里许,山內有般若寺,岩石从叠,如夏屋,佛寺居其下,云生殿内,泉出厨间,终古风雨不侵,尤为绝胜。寺系隋开皇间所建,云树环抱,苍翠凌空,山半诸泉,垂作瀑布,自春徂秋,游人络绎不绝。一名佛峪。”


标签:

造像

分类:
太甲山摩崖造像位于济南仲宫镇东郭村南的太甲山山巅之上,正对北面,从山下南泉寺遗址出发,沿途满山的红叶,景色优美。

太甲山传为商王太甲所葬之地。太甲,商王,历史上有“伊尹放太甲典故:太甲既立,不明。伊伊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2020-03-30 21:58)
标签:

造像

分类:
大足宝顶山有相当数量的华严三圣造像,以半身坐姿的华严三圣为其独有模式,其流行的时代较短,集中在南宋中后。影响面积并不算很广,北最远至龙台镇,西至高升乡一带,南至县城区南数公里,东边龙头山以外似不曾见,总体范围集中在宝顶山周边,尤其以宝顶山周边各条朝拜古道上居多。


佛祖岩就分布在宝顶山以南,通往宝顶的古道上,可知是先有宝顶,后有佛祖岩,其早于宝顶之类云云姑且听之。


主尊为华严三圣中的毗
(2020-02-15 17:45)
标签:

造像

分类:

今日在微信上偶然看见高平大佛山石窟,竟被泥水改造,惊觉诧异,所有断头皆被新塑,古意全无,全然不可辨认。

寻访大佛山摩崖还在四年前,记得下车步行了几公里终于到了张璧村,进村问了聊天的大妈大爷,得知在村后山。穿过村子走一截土路,看见石头砌的高台,似佛殿基台遗址,而摩崖石刻就在上面。上来已经没有任何佛寺建筑了,唯一块巨石。造像就分布在这块薄巨石上,正反面都有,正面北魏,背面元明。

 

分类:

四川石窟中的天龙八部护法最早始于隋代的广元皇泽寺28窟,从隋到五代将近三百多年间均有雕刻,其中以盛唐时期最为流行。在西龛佛爷湾,有多达4龛天龙八部造像,且时期集中在盛唐,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最具有盛唐风格的四川天龙八部造像。

10号龛,主尊为弥勒佛,后壁有六尊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护法神一般都作为石窟造像的辅助形象浮雕于洞窟后壁或中心坛背屏上。八部,分别为天部(天神),龙部(龙)、夜叉(鬼)、乾达婆(乐神)、阿修罗(非天神),迦楼罗(鸟),紧那罗(歌神),摩罗罗迦(蛇神)。各形象一般如下:

一、天众一般为披兽皮人物。

二、龙一般作人像,头后雕一龙。

三、夜叉一般面目狰狞,有时也为人形,头发直竖,手中握一小儿。

四、乾达婆一般做一长耳形象。经疏云其“身黑相现,即上天奏乐,往世好观妓乐”。其长耳形象可能取其“听妓乐”的特征。

五、阿修罗常

标签:

造像

分类:
石门寺摩崖位于石门乡公路旁石台阶上,为新晋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作为国宝单位确实水了点。一共19龛,没有一龛完好,稍微完整的造像仅有三尊,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作为摩崖造像最多的四川,难道是没有货了?


造像基本上毁于70年代,若没有毁坏,可能是一处可媲美水宁寺的地方。


标签:

造像

分类:
如果问我川北第一石窟是哪个,我会认为是皇泽寺,虽然千佛崖规模更为宏大壮丽,但论及龛窟精美程度、观赏性及震撼性,无疑都是皇泽寺这龛隋代造像更让人难忘。


皇泽寺石窟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乌龙山脚下,隔嘉陵江与城区遥遥相望。“皇泽寺”之名,大约始于唐代,现存寺内有后蜀广政二十二年(959年)碑,碑题作“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文中称“寺内之庙,不知所创之因,古老莫传,图经罕记”。说明皇泽寺创建历史久远,当时的人们已经说不清楚它的来历。
(2019-08-27 00:36)
分类:

安宁,隶属于昆明,《元史地理志》曰:“安宁州,唐初置安宁县,隶昆州。阁罗凤叛唐后,乌、白蛮迁居。蒙氏终,善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高氏互有其他。”乌,白蛮指现在白族彝族;善阐,古时昆明地名;高氏,大理国善阐候高明生,袁氏,布燮袁光斗,昆明博物馆中的大理地藏寺经幢就是其为高明生死后超度所造。

释迦牟尼涅槃图,位于寺东边山壁上。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曰:“如来尔时将指双树,四壁郁多罗僧以为施坐,僧伽梨为枕,右胁而卧,足足相累面般涅槃”。这里的涅槃图只有佛,并无弟子僧侣。

(2018-05-10 08:43)
分类:
塔坡摩崖造像是安岳石刻中的一处精品,保存较好,当地人也叫赵家坡。

http://s4/mw690/0049Ll7hzy7kkPmyY1l33&690

华严三圣,主尊大日如来,面部圆润,弯眉细目,双手在胸前挽智拳印,安岳大足地区南宋中后期的大日如来基本都握这个手势。

http://s11/mw690/0049Ll7hzy7kkPmgoRQea&690

分类:

大足舒成岩在中敖镇场东,共5龛,刻于一大石包上,是安岳大足地区一处比较纯粹的道教石刻造像,没有参合佛教和儒家题材。据说原来沿石包搭建过半个檐保护石窟,又名半边庙。在川渝,半边庙往往指一面石包和一扇屋檐的组合,常伴有摩崖造像。

http://s7/mw690/0049Ll7hzy7hvhrgHWK36&690

此为玉皇龛,中间坐玉皇大帝,身着双袖大袍,手持笏于胸前,头戴冕官,左右有两宫女举芭蕉扇,扇面上分别写日月二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