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剪纸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学习剪纸,初期的临摹是少不了的,在熟悉剪纸的构图之后,就要慢慢引导学生如何自己设计剪纸的构图,处理虚实关系,在教学剪纸时,我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熟悉的动物主题,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特征,讨论剪纸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然后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画、剪动物作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认识,积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师再进行示范剪,学生跟剪,归纳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功和问题,提升学生将感性的上升为理性的;学生经过再次的实践,就明白了剪法,积累和总结了剪的经验,虽然经验可能还太少,但是,已经对学生的剪纸大有帮助。同时学生提高了美术技能技巧,动手能力。

学习剪纸,安全保障是首位的.让学生的作业装扮自己的教室,学生的作业有着我们想不到的创意,用学生自己的作品装点教室,学生对这种展示方式比较有兴趣,能让自己和其他的同学看到自己的

《听听画画》一课是一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综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通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力和表现力,让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播放了由强变弱的鼓声、由小变大的下雨声和他们熟悉的《两只老虎》等儿歌,让他们根据这些声音和歌曲的节奏画线或曲配画。从作品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较强,对不同线条特点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且能按照歌曲内容成功地表现出来,绘画作品中有长、短、粗、细的线,还有疏与密的对比和色彩的变化,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与美术中的色彩、线条交织组合,创作出了一幅幅曲配画的作品。

看着这些二年级学生画的稚嫩的作品,我感到很欣喜,从他们的作品中我认识到学生们的认知在逐步增强,能敏锐捕捉到所听曲目的风格,能将曲目情绪与美术语言结合起来表现,他们已不是只能单纯地画画小动物、人物,只要老师善于发掘,注

《发现美丽》这一课、是让学生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课前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将学生分为四个组,并事先对教室做了一些必要的美化,主要是为了迎合今天这堂课所要体现的发现美的主题。采用的是开放式教学,营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教学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堂课以学生为主,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的教学步骤是沿着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来进行的,首先学生在自由的观察、体验、感受、讨论、交流与聆听中去体会欣赏美的乐趣,接着,为了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掌握一点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方法,我设计了一个在教室里发现美的活动,这里将是本课的高潮,最后的表现美,我尝试让学生用彩色笔在黑色的卡纸上作画,画并不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时间很少,让学

这堂课以学生们喜爱的小蜗牛为切入点,引导孩子学习用画、剪等方法组合装饰,完成小蜗牛手工作品。我通过引导观察“小蜗牛”,知道小蜗牛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儿歌内容,也更容易记住儿歌,同时通过让小蜗牛送礼物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但是师读儿歌时的感情需要再大大的加强。

本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小蜗牛的制作方法;二是颜色搭配;三是蜗牛壳的卷度。在课上语言较乱,在说着第一点的时候又串在了第二点上,这样不清晰混乱的局面很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够理解清楚,导致在制作蜗牛时会犯同样的错误。再者重难点不突出。本课的重点的如何固定好蜗牛壳。难点是蜗牛壳、蜗牛的粘贴。而我在教案上概括成蜗牛的制作方法,太笼统了不够具体。课件是现在课堂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尤其在美术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工具。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

《我爱校园》的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对校园及校园生活的感受和喜爱,运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描绘校园,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和色彩结合的表现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我按照:欣赏评价—欣赏回忆—指导学习—室外写生—欣赏评价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谈谈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用多媒体出示“平面示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然后概括描绘校园示意图。此环节的重点是通过实地考察,把握校园各地方的基本形与大致布局。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线路分组考察校园,观察校门、教学楼、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状,并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它们的方位布局。回教室后,用基本形描绘校园建筑等物象,整体、概括地勾画出校园示意图。

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但有一部分学生作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表现几个不同方位的建筑物时,容易把建筑物画成倒立图形,分析原因这些学生未真正确立空间立体感。我在授课中如能通过作品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画面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出错的原因是缺少参照物

本课从生活现象中发现事物变形,及从美术现象中探寻组织变化的趣味性与创造性,由此引入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利用生活现象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欣赏了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状,感受不同的组合表现出的不同感受,并且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规则形状演示了创作的过程,同时在作业前提出作业要求,要用各种形状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形成抽象的画面。

整个课堂都在力图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的运用形状进行抽象画的创作。但是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画面内容还是趋于雷同,模式性的东西很多,学生有意无意的都在描绘具象的东西,没有放开胆子去画抽象的画面。这需要在课堂和课下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和启发,特别是在评价环节,要起到明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不单单是画面整洁美观就可以的,还要有自己的内容,生动独特的画面才是最好的。

艺术变形的训练的目的,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小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前我搜集了各种相框DIY的图片信息意在开拓学生视野,通过欣赏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开拓了造型能力的思路。在搜集资料上还应加强,毕竟实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课堂上,我不局限于相框制作方法的传授,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观察、探究、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课堂设计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创作以及展示的空间,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充分激发,课堂上发现、创意不断,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示范环节,我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采用了分层且有针对性的演示,满足了不同层面同学的需求。交流中他们愿意描述自己的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花与水果是学生常见,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回忆生活中花与水果色彩和外形来画记忆画,缺少对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细节的观察,教材中将本课分成两个活动,从起稿到上色到色彩技巧,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解色彩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以谜语作为导入,学生积极性比较强,知识传授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展示精选的图片,从中分析色彩的运用,学习对比色,邻近色,感受不同色彩的搭配。另外让学生临摹《瓶花与水果》作品,画面内容较简洁,学生易于把握,教材将难度降低了一点,即可临摹这画面局部,还提供了有效的作画步骤。最重要的是作画步骤,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看清步骤,更有利于他们的临摹。在起稿时就应当找到静物的阴面色调,便于下一步的上色。色彩内容,用笔方法有刷、点、勾和摆的方法,这一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画出这四种效果。而上色方法也有两大类,第一种是干画法,第二是湿画法。通过分析范作,我们了解到干湿画法的区别。让学生想一想,什么地方适合湿画法?什么地方适合干画法

遥远的地平线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透视规律,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空间表现能力。本课主要研究这种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学习浅显的透视知识在绘画中初步解决空间表现问题。

教师的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透视现象,在室外风景画中能用线条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2.教给学生了解与透视相关的基本概念,在室内景物画中能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

3.提高学生学会推理性的观察方法,能忠实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学生的学习目标:

1. 能分析简单的透视现象,在室外风景画中能用线条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2. 了解与透视相关的基本概念,在室内景物画中能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

3. 学会推理性的观察方法,能忠实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作为手工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小老虎的艺术形态,让学生体会制作纸质老虎的乐趣,从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课堂上我先分析了老虎的整个外形特点,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老虎身上是黄色,有黑色条纹,头上有一个“王”字,嘴上还有很多胡须这些显著的特点,让学生对老虎的外形更加深刻。

在制作环节之前,我在几张彩色卡纸上画老虎,让学生欣赏,哪张画纸上的老虎给你的感觉舒服大小合适,使学生感受明白老虎的造型在画纸上画的不大、不小、不偏就是最合适的位置,这样的构图就是最完美的。在演示剪老虎外形时重点让学生观察老师剪刀在动还是纸在动?学生发现剪纸时剪刀不动只用手转动纸就可以剪,这样剪出来的边沿线整齐、光滑、流畅。老虎的外形剪出来了。装饰老虎的五官及花纹也是一个重点,学生想象力丰富,装饰得也很漂亮。我最担心的问题,是在使用钉书机的时候,因为没有使用过,所以孩子们明显比较生疏,怎么订才订的好,排列的好看这就为难了一些学生。还有塞的纸上或者棉花太少,显得这只老虎瘦巴巴的,也是一个问题所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