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问,学调酒的第一步是不是先去买一本调酒书,然后按照书上的一些Recipe(配方/酒谱)来做出鸡尾酒。是否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调酒呢?如果这样的话,大家应该会发现,一般调酒书上的配方都是按基酒来分类(如下图),而不是按味道来分类,这样大家是不会以味道来认识这些鸡尾酒的。再者,调酒师的工作,并不是像考大学一样,要你去背很多很多的Recipe。所以,建议大家不妨先将一杯鸡尾酒按味道来分类,比如说简单的酸味和甜味,再去了解它其它的风味和味道,然后基酒知识和如何构造。
以基酒分类的调酒书
再比方说酸味柠檬加上甜味君度,再加上基酒白兰地,它就变成经典鸡尾酒Sidecar(边车)。
白兰地加上可可酒加上奶油的话它就变成Alexander(亚历山大)。
虽然它的基酒用的都是白兰地,但是风味和味道却完全不同。所以说,学习调酒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先学会味道的分类。经典调酒对于
CO2低咖啡因处理法与其他低咖啡因处理法的说明如下:
目前咖啡豆去除咖啡因有三种方法:1、水处理法,可去除94~96%的咖啡因.2、化学萃取方法,早期使用氯仿(Chloroform)、苯(Benzen CO2低咖啡因处理法与其它低咖啡因处理法的说明如下:
目前咖啡豆去除咖啡因有三种方法:
1、水处理法,可去除94~96%的咖啡因.
2、化学萃取方法,早期使用氯仿(Chloroform)、苯(Benzene)当溶剂萃取咖啡因,后来瞭解这些化学物质致癌,慢慢又被其他低危害的化学物质取代,但毕竟是化学物质不够天然,此方法可萃取96~97%的咖啡因。
3、第三种方法為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法,其萃取率可以达96~98%。為去除咖啡因三种方法中效率最好的一种方式。
二氧化碳(CO2)处理法:
使用两种自然元素,纯水与二氧化碳(这两者混合我们通常称他為苏打水)去萃取咖啡生豆中的咖啡因,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Kurt
Zosel。在化学上我们又称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以下简称為SC-CO2)的密度為气体的数百倍,并且接近液体的密度,然而其粘度却与气体状态的二氧化碳略同。其扩散系数大约為气体的百分之一,而比液体大数百倍。因此,物质移动(Mass
transfer)
想要制作一杯完美的花式咖啡奶沫是很关键的,奶沫——将干燥热空气有一定强度地注入牛奶中,并使奶液旋转起来,那此注入的气泡会在旋转过程中均匀碰撞成大量微气泡(micro-foam),绵密的奶沫就这样形成了。
打发牛奶并不简单
湿奶沫与干奶沫
经过打发的牛奶形成奶沫后可能具有两种形态:一种奶沫是体积少许膨胀,看上去质地比较绵密匀实,我们叫湿奶沫或打发式奶沫,湿奶沫是进行牛奶拉花所需要的奶沫状态。打发出这种效果是需要一定练习实践的。心灵手巧者30~40分钟就能学会,而笨一点的也能在2小时内轻松掌握。
另一种奶沫是体积剧烈膨胀,细看上去有大量微小的气泡将整个牛奶撑起来,我们叫干奶沫或蒸汽式奶沫。单纯使用这种奶沫制作咖啡,不仅泡沫容易消,样式粗糙死板,口感也不佳,只能在某些款咖啡表面用来做简单的装饰。
打发奶沫的步骤
制作一杯合格的卡布奇诺既需要打发式奶沫,也需要蒸汽式奶沫,我们以此为例来描述一下使用Espresso咖啡机的蒸汽喷嘴打发奶沫的过程。
1.选择一只容量大约为700ml的不锈钢奶缸(虽然现在有不少透明的隔热材料奶缸问世,但因为感受不到缸壁传导过来的温度,所以并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