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牵挂,思想沉静下来。脐以上不准有气,气下沉至丹田(丹田在脐下二、三寸之间,个人的中指中节叫寸)。初学时知道把气沉下就行,不能斤斤拘泥,否则,易于顾此失彼,挂一漏千。
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身躯当笔直,不得佝偻、凸胸、左倾右斜,头应端正,不得俯、仰、摇、扭。
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前后顶是指头部的前囟和后囱。思想上体会这两处微微碰起就行,不能僵颈硬往上顶,颏须稍收敛,两眼直向前方平视,前后顶也就不易丢失。低头便失前顶,容易精神不振,晕头转向;仰头便失后顶,容易呼吸紧张,横气填胸。
神送前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神,指眼神。就是说手向左右内外上下运行时,须以眼神瞟送前边或上边的手,不得摆头晃脑或抬头去看手。眼神也是全部精神所贯注,须知收敛、收视之功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太极拳文摘 |
《太极拳说十要》原文
一、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太极名人 |
2011-08-25 14:10阅读:12,206
杨澄甫弟子名单说略 作者:海角村
武术界向以拜师仪式繁琐、师徒名份极严,著称于世。以杨氏太极拳解放前的规矩而言,要想成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父的反复考验,符合条件得到认可后,经人介绍,本人写拜师帖,举行拜师仪式,向师父、师伯、师叔行过三拜九叩礼,师父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在拜帖上签字等一系列手续后,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室弟子。入室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进入师门的入室弟子,称为大师兄,亦称开山弟子;最后进入师门的入室弟子,称为小师弟,亦称关门弟子。未经过上述程序,向师父学过拳技且功夫较好,得到师父承认的,也是师门弟子,但只能称作记名弟子,不能称为入室弟子。不是入室弟子,也不是记名弟子,只是同师父学过拳技,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一代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名兆清,字澄甫,生于1883年,卒于1936年,享年53岁。澄甫先生1902年十九岁进京助父教拳,成为职业拳师,19021927年的教学活动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体结构与运动 |
髂腰肌过于紧张的坏处:
1.当髂腰肌缩短过于紧张的时候,会拉着骨盆前倾,导致内脏下垂,小腹就会凸出来。所以小肚子大并不一定要拼命做仰卧起坐,而是应该拉长髂腰肌,加强腹横肌。
2. 骨盆前倾也会导致腰椎后侧压力增大,竖脊肌下腰段位长期处于紧张缩短状态,诱发腰疼,很多人逛街逛到腰痛基本也是这个原因。
3. 骨盆前倾导致臀大肌长期处于拉长状态,臀部下垂。
4. 当髂腰肌不够开的时候,盲目做后弯动作,会直接导致腰椎的压力和伤害。
.髂腰肌伸展开的好处
1.小腹会变得平坦
2.减轻腰椎后侧压力,让腰椎在正常位,大幅降低腰疼机率
3.你的屁股会慢慢翘起来
4.在瑜伽动作中,你
标签:
杂谈 |
分类: 健康 |
.唱歌到底有哪些副作用呢?
1、唱歌是一项有节奏的体内按摩
唱歌具有特定的健身治病功能唱歌是有节奏的体内按摩,唱歌能冲开人体横膈膜,这种内部的循环按摩,是任何一项运动都代替不了的。
唱偏低音的歌曲,可以使血压安定;唱快节奏的歌曲可以使你身心愉悦;而唱拉长音的歌曲可以消除压力,对身心健康有利。大声歌唱还可以对强迫症、抑郁症的治疗都有辅助作用。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微信文摘 |
太极拳最初练习的桩法主要是浑圆桩。个人认为中国武术与国外的搏击术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站桩!
形意拳本身也很重视桩功!当年天津国术馆馆长薛颠就说:站桩能站到两个小时以上,功夫才算是入门了!形意拳的桩功主要是三体式,还有咏春拳的二字钳羊马,也是一种桩功!叶问宗师的下身桩法就是二字钳羊马。
标签:
杂谈 |
分类: 練習 |
一、单式练习
所谓单式练习,就是专练“旋转下沉”一个单一动作,寻找“坐腿掖胯”的感觉。所谓“坐腿”,又称之为“坐胯”,就是将身体重心坐实在一条腿上,“掖胯”就是将腹股沟合住掖住。有两种练习方法:
(一)轻松练习法
1,前后弓箭步:两脚一前一后,横向距离与肩同宽,步伐大小适中,分清虚实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太极拳文摘 |
坐飞机上能打拳吗?你就坐在座位上,你“默拳”就行了。你默拳,身上就能出盘拳的感觉。
当年,杨禹廷先生就每天默拳。我上他家去,师奶说了,你坐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太极拳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