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书到用时方恨少

分类: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的区别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文字或录相再现。教学实录不同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

    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的体例一般包括: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回答“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二是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

标签:

杂谈

 1 、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 、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 、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标签:

杂谈

校本研修的特点:

  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方式

  校本研修与师范院校的学历教育、教师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学校的校本培训等诸多教师教育方式一样,都是致力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倡导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并不是要否定或取代其它教师教育方式,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校本研修的要素:

校本研修的要素包括教师及其研修组织、领导与管理、专业人士、专业信息资源等。教师及教师研修组织是校本研修的主体,那些尚未没有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教师个人自发研修,一般难以凸现“校本”特点,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

  A、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是研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研修中起主体作用;B、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转换角色,就在学校接受全面的研修;C、因校制宜地制定校本研修的方案、计划,建立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D、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要有常规性的全员研训模式和非全员性个别化的研训模式。

2.校长负责原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