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5-06-25 09:29)
       有一天早上区域活动中,文文小朋友在画了一幅比较好的画之后,又快速画了另一幅画面比较凌乱的画。文文说:老师,我又画了一幅画。教师:你的画面怎么会这么乱呀?幼儿:这个是我,这个是我老家的小猫。教师那这些线条呢?是什么意思?幼儿:我在给它打电话呢,它在爷爷奶奶家里。教师:这些线条是电话线吗?幼儿:是的,我们在打电话。教师:你在哪里看到电话有电话线的呀?幼儿:我在书上看到过的。教师:我们现在用的电话还有电话线吗?幼儿:没有了。教师:下一次和小猫打电话,可以用手机打,这样画面就更干净了。幼儿:好的老师。 大班的幼儿在情感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产生开心、悲伤等各种情绪。文文在平时的时候想念自己的小猫,就把小猫画了下来,并且用自己看到的不一样的电话加入到自己想象的情节中来。在刚看到文文画的时候,我发现画面如此凌乱,心中有些不喜,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吧。幼儿的画面主要是记录了自己想念小猫的心情,并没有太多关注到画面的整洁,幼儿的各方面能力还是不错的。
(2025-06-25 09:29)
       植物角的大蒜在不知不觉中长得高高的。这天,孩子们发现大蒜叶子已经长地都往后翘了,于是纷纷就想去剪大蒜叶子,在晨间谈话的活动中,大家商量好一起在游戏时间、午饭后的时间以及早晨入园时间来进行这件事情。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地学习了剪大蒜叶子的技巧。过了一天,大部分幼儿都把自己的大蒜叶子剪完了,只有个别幼儿还没有去剪,在老师的提醒下,等到第二天,大家都剪了自己的大蒜叶子,只有涵涵小朋友一个人没有去完成,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才在吃好午饭后去剪自己的大蒜叶子。大班的幼儿虽然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一日生活中,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分散。该幼儿在剪大蒜这个技能中没有任何问题,手法都很熟练,但是在老师一次两次的提醒下依然会忘记这件事,对幼儿来说这件事情并没有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对事情本身来说,剪大蒜的事情是偶发事件,不是常规事件,幼儿并没有将它放到一日活动中来,没有形成规律。将剪大蒜的事情与幼儿进行商议,根据大蒜生长的周期,制定每月剪大蒜的固定时间,让幼儿有固定的规律去做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安排值日生进行轮流剪大蒜。
       今天的晨间体锻我们来到了投掷区,幼儿已经熟悉了投掷区的规则,排队后开始锻炼了起来。只见孩子们都一个个地爬过垫子后进行了投篮的练习,投篮过后就来到了轮胎以及轮胎架的区域中进行活动。龙龙小朋友很快便跳过了圈圈,等到需要双脚跳轮胎的时候,他看了一下,两只脚迅速一个一个地跨了起来。这时后面的小朋友就开始提醒他了:“龙龙,这个要跳的,你不对!”龙龙听后头也没回继续往前跨,于是我走过去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双脚跳,要一个一个跨呢?”龙龙没有说话,又重新回到轮胎前进行了双脚跳,可是跳着跳着,一会儿跳到轮胎边缘,一会儿又变成了跨跳,很吃力地完成了。投掷区经过幼儿一个学期的练习后,基本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投掷区各个区域的动作技能练习。幼儿能够井然有序地在各个区域中排队进行练习。龙龙在活动中为了快速通过进行下一个区域的游戏,并没有规范自己的动作,而在别人的监督之下,龙龙重新进行了动作练习,由于长时间没有规范练习,导致动作不规范。于是,我在这个区域开辟了两条“道路”,一条道路让熟练地幼儿进行双脚跳跃,不影响后面的同伴,另一条则留给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跨跳,龙龙看见后,虽然有点犹豫,但是
(2025-03-06 12:39)
      在最近的晨间体锻——一击即中中,幼儿一直在练习投篮。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幼儿基本上能够掌握正确的投篮姿势了。今天我们又来到了投掷区,和往常一样幼儿开始进行游戏,并在投篮区域开始排队练习投篮,只不过今天的活动中,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小朋友站得更加远一点投篮。丁丁来到篮筐前拿起篮球和往常一样投篮,发现篮球都没有到达篮筐的高度,于是幼儿再次拿起球想要投,观察了一会并没有投,而是转身把球给了后面的小朋友,老师看见了,就问幼儿为什么不投,丁丁小朋友回答说自己投不进,在老师的再一次指导下,幼儿连续练习了多次,终于有一个球投进了篮筐中,幼儿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投篮是前几个月幼儿正式练习的项目。从一开始的乱投篮,到现在的有序投篮,幼儿不仅掌握了正确的投篮方法,而且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姿势,投篮技巧也提高了不少。丁丁在投篮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还有一些畏难的情绪在其中,并且只是满足于自己之前的投篮成果,并不能根据情况进行经验的迁移与调整。虽然老师只是很简单的一次耐心指导,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确实质的跨越。
        有一次的美工区进入了新的主题“红红的新年”,在游戏导入的时候,教师介绍了剪窗花的步骤以及告诉幼儿支架的观看方法,并且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剪窗花的探索与操作。小怡今天来到了美工区,看到有新材料的投放十分开心,她拿起来了一张红纸,根据老师说的步骤开始讲红纸先折好,折好之后便跟着支架上的图片画好了花纹,不一会儿就剪好了。当她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的剪纸的时候,发现窗花变得四分五裂,于是她想了一会儿,又开始重新剪了起来。经过第一次的失败经验,小怡明显速度放慢了很多,她看了一眼支架的步骤,又信心满满地开始折起来,剪起来。可是又尝试了两三次后,剪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完整的,最后,小怡开始自己随意剪起来,一会剪小花,一会剪圆圈,一会把红色的纸剪得稀碎。儿对于新主题的材料是有兴趣的,在教师投放新的材料后,愿意第一时间去尝试操作,同时幼儿幼儿的学习习惯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根据支架的提示,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操作。但是幼儿在遇到困难后不能冷静分析,虽然第一次能够停下来再次观察支架,但是并没有仔细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观察的过程也不够细致,使得自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最后对材料失去了兴
(2025-02-13 11:34)
       自然角中动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每位幼儿也都有自己经的观察心得。在某一阶段后或者学期快结束时,让幼儿来分享总结自己的观察也是自然角实践中重要的一部分,此时幼儿对于某一类动植物不仅有了现实的观察结果,也对自己预期结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心中也会产生新的疑问。幼儿的活动分享,是对自己辛勤劳动的间接经验收获,也是在听取同伴的分享后直接经验的吸取,这远比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学来得更加有意义。当然,自然角动植物在种养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有的幼儿可能收获预期的结果,而有的幼儿的动植物种养以失败告终,教师应在幼儿活动分享中引导这两类幼儿都进行等活动分享,让幼儿体会到自然角种养活动不一定都是成功,引导幼儿更加注重过程,接纳自然结果,体会种养过程中的感受,再积极寻求失败原因,为下一次种养活动做准备。
       自然角是班级环境、课程实施、一日生活中的一环,这便要求自然角内容尽量不是割裂开来的一部分,自然角的内容与幼儿的学习生活相融合,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不同方面经验的增长。如果自然角内容无法确定,我们不妨参考园本课程进行实施,幼儿园园本课程作为本园课程的基础与出发点,环境、游戏、活动主题是一脉相承的,再结合班级中的情况,确定与园本课程相近的、延伸的自然角内容,幼儿通过更细致的自然角活动充实园本课程内容,感受园本课程的丰富性。此外将自然角内容作为班级班本课程的一部分,教师易于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内容与幼儿的学习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比如在大班主题“红红火火过新年”中,包饺子、吃饺子的过年习俗幼儿都经历与参与过,幼儿对这一活动十分感兴趣,其中不同的饺子馅也成为了幼儿感兴趣的点。教师在抓住这一兴趣点后可以在自然角开展“蔬菜饺子馅”的种植,选取适合冬天生长以及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进行种植,收割后还能在生活坊开展“迎新年、包饺子”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感受节日的喜庆、团圆氛围,将各个区域进行有机结合与渗透。
       这学期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关于健康体锻方面的知识,梳理了关于晨间体锻的一些具体实施途径。晨间体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户外活动,他们不仅能够在体锻中锻炼身体,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大班的幼儿在跑、跳、平衡等基本动作的练习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在基本动作环节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但是在爬这一个基本动作方面还有所欠缺,基于户外场地的一些现实情况,幼儿很难在基本动作部分进行爬的练习。因此在本次的学习之后,关于爬这一基本动作的练习有了新的想法。
        大班幼儿关于爬的具体途径主要有爬过各种障碍物、倒着爬、转圈爬、匍匐爬。由于早操的时间、场地、器材的限制,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已有的条件,选取其中几个具体途径作为发展的重点,比如我们现有的场地是塑胶场地,场地上难免有一些小颗粒,不适合幼儿直接在场地上进行爬的动作,像匍匐爬、爬过各种障碍物,幼儿可以在稍后的晨间体锻中进行练习,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器材支持。那我们在引导幼儿进行爬的动作练习的时候,可以利用已有的小圆凳器械,让幼儿手撑在小圆凳上,进行转圈爬,再将小圆凳紧密排成一排,幼儿就可以从凳子的这一头
(2025-01-10 07:42)
       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十三章中,也着重讲了如何创设艺术区。在当前的美术活动及美术区中,教师较为注重的是幼儿艺术的创作,对于艺术的欣赏这一块做得则比较欠缺。在很多班级的美工区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了丰富的材料,给予了幼儿进行多种艺术创作的机会。结合班级的艺术区环境,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绘画作品中美的元素包括色彩美及形式美是幼儿能直观地接受并关注到的。在开展欣赏活动时,主要以名画作品、绘本、幼儿作品为载体,引导幼儿一起发现绘画作品的特征,以获得美的感受、体验和想象 。在选择欣赏的作品及制定目标时,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主题和元素,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作品紧扣画面中的关键点和趣味性,将色彩、形式等与画面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引导幼儿深入体验绘画作品中的美,从而全面提升审美能力,将重点放在作品中最明显的两三个特点上,引导幼儿花时间和心思着重观察、引起思考,从而收获独特的审美体验。
(2024-12-05 14:21)

   首先是环境创设,虞永平教授曾提出:环境创设要基于儿童的需要。在创设签到环境前,我们可以听一听孩子们的想法,鼓励幼儿参与到是签到台、签到墙,学号牌,甚至是桌布,摆件的设计,还能启用小组评比的方式激励幼儿,在自主设计中逐渐对签到环境有熟悉感和信任感。其次引导幼儿参与到签到公约的讨论中,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式,确定公约内容:如记录的规则、排队签到的规则,重点的时刻等等,将规则教育目标物化成便于幼儿自我检查、相互提示的环境装置,让幼儿感受到规则的意义,并做到基本遵守规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