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佛学

教育

情感

文化

人不修行,就永远是情天欲海里的奴隶!

我们可以为了虚幻的名利,而去摇尾乞怜,卑躬屈膝!
我们可以为了不净的情爱,而献媚逢迎,寻死觅活!
我们可以为了一时之快,而刀剑相向,反目成仇!
我们可以为了口腹之欲,而图害生灵,滥杀无辜!

看,为了这个欲望的满足,人人是不是一副丑陋的奴才相!

因此,欲望是驱动我们的罪魁祸首!
只有战胜欲望,我们才能活得像一个人!
只有战胜欲望,我们才能活的自由!
只有战胜欲望,我们才能得到永恒的解脱和快乐!

做自己心得主人,不在被欲望所牵!
那个你才是真正的你!
标签:

佛学

教育

文化

实际上,我们所执着的是落在视网膜上的影像。
我们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样子是由我们视网膜的构造所决定的。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生物的视网膜上成的相是不同的,
每个生物都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
可实际上,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同一碗水,
鬼看到的是脓血,
天人看到的琉璃,
鱼看到的宫殿,
知道是影像之后,
就不要被这个虚妄的影像所左右!

那这个影像是如果产生的呢?
是由自己的心变现的!
就如经上所说: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因此,不应该关注外界,
更应该关注我们的内心。
只有心变了,外界就跟着变了。

心里是嗔恨,看到的就是地狱法界;
心里有贪婪,看到的就是恶鬼法界;
心里有愚痴,看到的就是畜生法界;
心里有阿弥陀佛,看到的就是极乐世界!
(2023-02-26 18:55)
标签:

佛学

教育

文化

健康

情感

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
我们过去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产生贪嗔痴慢疑,
就是中了第一只毒箭,
如果还放不下,执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就是又中了第二只箭,
一直执着就是一直在中箭,
因此,很多凡夫的心早已经是万箭穿心,满目疮痍了。

而圣人在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可以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箭根本伤不到他们!
着相就是中箭,
离相就伤不到你!

标签:

佛学

教育

情感

文化

对修行人来说,别人骂他,讽刺他,打他,侮辱他是非常难得的增上缘。
逆境现前的时候,是修行的关键时刻,
著相就表示修行失败,要得从头再来;离相、如如不动就表示修行成功。
真能忍辱才表示你有能量,你有修行。
一句逆耳的话就暴跳如雷,这是修哪门子佛呢?
修忍辱一定要知道”本来无一物”、“缘起无自性”的真相。
习气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因为习气本是虚妄,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我们一定要自信,我们可以战胜它,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标签:

健康

教育

佛学

文化

情感

面对心中充满贪嗔痴的众生,
应该如如不动,
否则,别人的贪嗔痴变成自己的贪嗔痴!
 别人贪嗔痴是因为不知道世间的真相,
世间的真相就是缘起无自性,
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般的存在!
因此修学佛法的人如果还在意别人的“恶”是一种愚痴的行为!
看到众生的“恶”,不应该感到奇怪,
看到众生的“善”,才应该随喜赞叹,
学会不被别人的善恶影响就是“定”,
进一步,如果能影响别人,能帮助别人放下贪嗔痴,那就是我们的福德。

标签:

教育

文化

健康

       狂飙终于结束了,电视剧里面的恶人得到了应用的惩罚,不可否认这个结果符合主流价值观,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是,当我们再一次回味高启强传奇的人生经历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高启强由最初一个社会底层、勤劳朴实的劳苦大众,最后兑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黑社会老大?
       原因只有两个:
       首先是客观原因,就是高启强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对待,从唐家兄弟开始,高启强最初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可随之局势的发展,高启强渐渐明白了:如果自己不强,不狠就会任人宰割。而只有当自己不要脸、不要命的时候,自己才有活路,别人才会怕你。因此,为了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目的,他可以卑躬屈膝认人为父,可以绞尽脑汁攀龙附凤,结果果然飞黄腾达,名镇一方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社会把他教坏了。
(2023-02-16 19:31)
标签:

佛学

教育

文化

着相就是烦恼,离相就是菩提。
前念烦恼是凡夫,后念觉悟就是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我们去地狱的是这颗心,
我们去天堂的是这颗心,
我们去极乐世界也是这颗心,

心中充满清净,慈悲,智慧就是极乐世界,
心中充满贪婪就是恶鬼,
心中充满愚痴就是畜生,
心中充满嗔恨就是地狱、

因此,往生不在死后,就在当下!

标签:

佛学

健康

文化

教育

一切相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心里有贪婪,我们就会看到恶鬼界,
心里有嗔恨,我们就会看到地狱界,
心里有愚痴,我们就会看到畜生界,
心里有十善,我们就会看到天界,
心里有阿弥陀佛,我们就会看到极乐世界,
因此,打扫我们的内心比打扫我们的房间更重要,更急迫。
将我们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彻底清除掉,
我们的心就会变出一个美妙的境界给我们受用,
世间的人,我们对他好,他可能会忘恩负义,
而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庄严她,她绝不会让我们失望,
标签:

佛学

文化

健康

教育

我们看到的一切人,事,物都皆是因缘所生法,缘生缘灭,没有一个主宰。
世界本来如此,那生在其中的我们该如何面对?
只能随缘,忍耐!
就是不能执着!
因为一切不可得,无所有,让我们怎么执着?又能执着什么?
修忍耐,开始是动心,最后是不动心——成就无生法忍。
标签:

佛学

教育

文化

       从理上讲,众生本来是佛,只是因为有妄想执着,因此就变成了一个迷惑颠倒的“佛”,但佛性没有两样。就像一个正常人酒喝多了,变成了一个醉汉,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醉汉不当人看,因此看一切众生是佛没有错。
       从事上说,众生对修行者而言其实是增上缘。对贫穷的众生布施可以度自己的吝贪,对恼害自己的众生忍辱可以度自己的嗔恨,就像佛在《普贤行愿品》上讲:菩萨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而证菩提,因此菩提属于众生,如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众生就是来度自己的菩萨;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些烦恼众生示现恶行的时候也是在提醒自己——自己是否也有这个问题,因为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综上,对修行人而言,就是要将所有的众生看做是成就自己的佛菩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