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 |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教材给出了两种帽子的价格,通过计算得出皮帽的价格正好是布帽价格的5倍,进而引出倍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是概念性的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有一个过程,因此在研究两数的倍数关系时,要给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说理时间,不可急于求成。活动二,通过对比计算两组题目,揭示出一组没有余数,另一组有余数,在没有余数的一组算式中,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通过对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倍数及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判断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练一练第2题,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7、8、9、10的倍数,是《课标》的基本要求,要在学生尝试找的基础上,指导找的方法。如,7的倍数,就用7依此乘1、2、3、4……等数,即7、14
分类: 教案 |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关键词:亿以内数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特性2》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第二课时“三角形的特性2”。
关键词:三角形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2》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三角形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
三、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难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四组小棒
六、教学过程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 |
《亿以内数的改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关键词:亿以内数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较多的接触了大数,有些同学已经初步感受到大数读写的不方便,在此基础上学习数的改写和尾数的省略,对于学生来说有对知识探究的迫切希望,加之教师合理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部分教材呈现的是关于血液的知识,提供学生探究的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教材给出了“5000000=500万”的示例,其中用阴影给学生提供改写方法的提示,然后让学生自主去尝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部分教材呈现的是地球和太阳直径的数字信息,教材的编排意图显然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经验,力图让学生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这样能降低学生改写的难度。
三、教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 |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关键词:亿以内数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很多的数,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及亿以内数的读法。这些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材的内容编排上,教材首先呈现了“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的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图文并茂,用学生好奇、感到惊讶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教材呈现了解决亿以内数的书写思路,这给学生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降低了学生的思考难度,能够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也使学生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方法的描述。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重点难点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第七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单元整体感受课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8页~ 84页
一、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
“垂线、平行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二、单元内容分析
《垂线和平行线》这一单元是学生在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初步认识了线段、直线、直角和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垂线和平行线;画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和画平行线。本单元内容与过去教材相比,在内容安排、教材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内容安排方面,《大纲》修定版教材,“垂线和平行线”的内容是作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的第2小节来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本单元教材增加了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组成四个角以及垂线、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案例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页。
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之后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教材80页通过用直尺测量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程度,从而认识三角形边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测量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长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直尺、尝试小研究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