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澜绮2012
澜绮201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0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高海庚

紫砂工艺厂厂长

高海庚(1939-1985年),祖籍宜兴丁山小桥南制陶世家。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跟随顾景舟学艺,初露才华,深得其师器重,是顾老的得意门生。 1958年开始带领艺徒。1960年被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设计一年, 使他学到许多新的造型观念和新的工艺理论知识,同时结识许多专家和艺术界的名流,对其一生的陶瓷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还成功的试制出紫砂注浆泥工艺方法,开拓振兴紫砂多用途的新门类。

1979年回到宜兴紫砂厂,从事设计并负责生产技术工作。1981年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之职,创作 《集玉壶》,《扁竹提梁壶》,《北瓜提梁壶》,《双龙提梁壶》,《水浪壶》等,并发表论文《艺壶的继承与创新》。同年组织策划在北京故宫举办“宜兴紫砂陶汇报展”,引起中国艺术界的震动,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1985年12月,为维修隧道窑日夜忙碌,天气寒冷,身患重感冒仍到厂值班召开技术人员会议,因过度劳累,心肌炎复发,12月不幸逝世。全国各地陶艺界的信电如雪片,
标签:

王岳龄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岳龄长期从事紫砂壶设计创作,和有宜兴“五朵金花”之誉的均陶大拇指堆花传统工艺的实践研究,他将堆花与绘画技艺融入到紫砂的创作中, 以精湛的紫砂堆花工艺独步紫砂界。紫砂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引领与启发了一大批陶瓷从业人员。大拇指堆花是宜兴陶瓷装饰的一个传统技艺,难度极高,主要通过 “搭、搓、揿、堆、行、塑、撕”等技法,运用原矿的紫砂陶土在陶瓷作品上表现再创作。王岳龄通过这种独特的陶瓷技艺,创作出一批端庄清秀、大气浑朴、神形 俱佳的紫砂作品,深受藏家青睐。《旭日东升壶》《步步高升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十二生肖系列盘》《麒麟献宝瓶》被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永久收 藏。

《辈辈封侯》壶是王岳龄十二生肖紫砂系列作品的代表作,设计制作了天圆地方的紫砂壶造型,正面 是全手工堆花表现的两只憨态可掬的猴子,两只猴子一大一小,小猴紧紧抱着大猴依偎着,非常温馨。“辈辈封侯”的侯是猴子的谐音,体现出对世代美好生活的憧 憬与向往。另一面是用紫砂堆花写出的诗句,“顽猴学得人间乐,嬉戏世间欢声笑”彰显着
标签:

紫砂泥

朱泥

紫泥

朱泥和紫泥哪个好?

是不是朱泥壶比紫泥壶难做?听说朱泥壶的失败率比紫泥高,是这样吗?朱泥壶用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出现裂纹现象?
 
紫砂艺术,主要在做壶的工艺上,国家有评选紫砂工艺美术大师的,但却不评选金牌紫砂泥料。就象达芬奇的画,别人不关心是用什么高级画布画的图,只是看他的技术。

再说泥料。朱泥,紫泥只是品种不同。如果有人问:家猪贵还是野猪贵?也许有人会说野猪贵,但家猪也有名贵品种的。(也许这比喻不太恰当)要知道:紫泥也有高档的,朱泥也有差的。
 
作为一般的消费品来说,紫泥和朱泥在制作手法上既有相同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紫泥制作相对要比朱泥容易把握一些,这与泥性有关。一个助工说过,朱泥一般做小品多些,做大品不易掌握,朱泥的嘴把基本是手工制作,用模反而难做好。

朱泥壶裂纹现象,一般来说称为惊裂,大部分的原因是在制壶过程中没把握好朱泥的特性,使得
标签:

高倍放大镜辨紫砂

如今随着紫砂壶的热度渐高,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将目光投向紫砂壶的创作之中,使用一些劣质泥料来冒充紫砂泥,以获取高额利润,比如通过陶土+紫砂料+工业 色素来合成所谓的“紫砂料”。那么,如何来区分辨别这些紫砂泥料的真伪呢?下面就来看一看,真假紫砂泥料在高倍放大镜下的区别: 紫砂料有别于陶土,微观结构下陶土为圆颗粒状,分布比较均匀表面比较平滑;而真正的紫砂料结构特征为“不规则有棱角的片状”。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比喻,陶土的显现为平原,紫砂料的显现为层峦叠嶂的山丘。

30倍放大镜观察时,陶土显现较为平整,紫砂有层叠感。

100倍时紫砂有油脂感、透度明显;而陶土以及外山料显现相对干涩。
标签:

顾景舟书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上袁村。1932年,因家境困顿辍学,在家从祖母邵氏学习紫砂工艺,从此踏人 紫砂艺坛。30年代,被聘至上海郎氏艺苑从事仿古制陶,期间临摹古代陈鸣远、邵大亨等人名作,技艺突飞猛进。1948年,作石瓢壶五件,沪上画家吴湖帆、 江寒汀为之书画。50年代,收徐汉棠为徒;后收李昌鸿、高海庚等艺徒,与带队来厂实习的高庄教授合作设计提璧壶;被国家授予“工艺人”称号。60年代,从 事紫砂打样设计,设计紫砂花盆、紫砂茶叶揉碾盘以及紫砂杯等,为当时困顿的紫砂产业寻找出路;改进紫砂工具,并考察紫砂古器和紫砂窑遗迹。遍访北京、上 海、广州、苏州等博物馆对照和鉴定。70年代,创作雪华壶、提璧茶具、上新桥壶、石瓢壶、中石瓢壶、矮僧帽壶、汉铎壶、矮井栏壶和乳鼎壶等。1981年, 与徐秀棠、高海庚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为香港罗桂祥博士鉴定紫砂藏品。1982年,被评为工艺师,同年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做藏品鉴定。1988年, 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大师是一个如此严谨的人,他的书法如何?下面一起欣赏下……
标签: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颁奖词
本书是“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的传记,作者以重返历史现场的笔调,探究紫砂壶的艺术奥秘,品味手艺人的人生哲学。江南文化史、器物史、手艺史融汇壶中。布局 宏阔,史事详实,文字凝练。顾景舟的技艺、学识、风骨、气度历历在目,其“大国工匠”精神贯穿全书,是纪念大师诞辰百年的致敬之作。 到2015年,顾景舟年满100周岁。

  去世,已将近20年。   但凡名人,无论生者或亡者,要真正地安静,说难也难。顾景舟的名字,还在常常被人们念叨;顾景舟的壶,还在频频出席国内重要的“春拍”“秋拍”。赶场子, 撑 台面,当非偶然。回望过去20年,紫砂经历了几度滑坡;每当危急之时,他的壶就站出来了。静场。聚光灯下,一壶当关,万壶黯然;峰回路转,几近救场。人们 似乎能够感受到,帷幕深处,那位慈祥老人,目光依
标签:

紫泥

大水潭矿区紫泥

老泥

嫩泥

大水潭矿区紫泥(嫩泥)矿料外观呈紫红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淡红色的斑点、斑纹状。 大水潭矿区紫泥(老泥)矿料外观呈深紫褐色致密块状,质坚如石,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青绿色的斑点、斑纹状。

大水潭矿区紫泥(嫩泥)矿料外观呈紫红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淡红色的斑点、斑纹状。大水潭矿区紫泥(嫩泥)熟泥比较细 腻,可塑性较好,成型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80~1220℃左右,收缩率5.5%左右。大水潭矿区紫泥(嫩泥)烧成后呈 紫棕红色调,胎质比较坚结,呈粗梨皮状,表面颗粒隐现,色泽细腻油润。经一定高温呈紫黑色调。

大水潭矿区紫泥(老泥)矿料外观呈深紫褐色致密块状,质坚如石,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青绿色的斑点、斑纹状。大水潭矿区紫泥(老泥)熟泥可 塑性略差,成型时较酥,制作时带有一定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90-1220℃左右,收缩率4.5%左右。大水潭矿区紫泥(老泥)烧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