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平
《如果麦子死了》:“如果麦子死了/地里的颜色会变得鲜红/如果麦子死了/要等到明年的麦子出来/才会改变地上的颜色”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8b0910100v7tb.html
【俗 丽】
壹周
(一)
我写下“俗丽”二个字。
手指从火焰上掠过,竟像
抽出黑暗,边缘上发出深绿的火。
一只黑梨,被置于花瓶附近
它淡黄的表皮,清清淡淡
诱人的时刻。这是蛇从
花瓶的瘦颈上吐出
赭褐色信子的缘故。
(二)
粗暴的叫喊,穿过了花园。
惟一的粗暴,它在油漆之上。
已经生起青烟。牛角从西北来
牧民已除去它新鲜的污臭。
两枚果核开在淡绿的球体上
它的下颏粘满发辫一样的胡须。
云霞的中间是太阳
红色和黄色交融
四射的光芒倒呈现为青紫。
(三)
一件胎衣被打开,似伞的形状。
伞脊沿着黄色的线条。
一个胎儿像煤核在其中养育已久,
被我点燃,就要发出它的光。
一只白鹤,竟罩在黑色的线网里
一条蛇,周身围着铜丝,身体
仿佛张紧的弹簧,柔软的部位闪亮。
(四)
面对晚霞,佛面上
现着真正的红晕。我疑惑当初
做错的一个譬喻。把佛面修饰成
激情的青草。就让它蓬勃在春天中。
花儿开过。大阔叶用酱色衬托,
打开人颅,也有一枚橘黄色的浆果
在其中。
(五)
就要俗丽。南方的火焰
就像腐烂的电池,绿锈粘接在
它的下部,被扔置在煤堆。
“呼吸”还是“消灭”?这是
健壮的树干吐出的言词
(六)
打开窗户的女子,在楼顶。
风终于要出现你。我却看不清
你的肺叶。蓝色的海绵体上
映着丝丝土黄。一位男子
敲击着乌木,水渍印满了地板
为银花园制作饰物的工匠
不知道清晨(竟然是)翠鸟的恶语。
锦帆路上的神寺出了凶杀案
神甫扮演着律师的角色。嘴
吞吐着叶子,像复合袋包裹着肉脯
我不知道对花园该采取什么态度
(七)
我写下“俗丽”二个字
透明的木梳,牙齿上
留下星星点点的血红。仿佛
石榴的鲜肉。火焰在球体内燃烧
表皮一派冷艳,只是咒语腐蚀着
桌椅,镜子,鸟儿感觉得出肌肤的疼痛。
肉感的肩胛,侧身而去
底部的轮廓,依次为绿、暗绿、黑及暗黑。
南方的木缝,旋转着
其间浸透毒液,可以点着鬼火。
还有什么?
比朱漆涂画的眼睛更鲜明
膨胀的气球,满盈乳白
飘浮于头颅左侧,刀鞘里的
匕首,像蛇困草丛
对黑梨的光辉充满欢欣。
<1989>
叫声师傅/打把锁/送给我的妻子/顾红柳(《银匠铺》)
“玉米,藤黄的侧影。/行进。白牙。她。她把她的双耳,/她,为首。他把她的双耳/直立在朱红中。像兔耳。/尖利的温柔。圆形/温暖。”(周亚平:《玉米师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184ba0101d6js.html
【玉米师傅】
玉米,藤黄的侧影。
行进。白牙。她。她把她的双耳,
她,为首。他把她的双耳
直立在朱红中。像兔耳。
尖利的温柔。圆形
温暖。
豆瓣。椰树上。
她的眼睛。鱼。
鱼眼。悬挂着褐色的枝条。
又像。一根鱼骨支持着绿叶。
她。会飞。
会游。
会吃。
她的手。
像鼓手。
蓬,蓬,蓬,卡蓬
牛舌头。舔着火苗。
她的眼睛。又即,
牛眼。
梦中的枝叶,被钢丝
拧紧的果实。
震动。
玉米。行进。
珊瑚样的发饰。包围住
人。脸。白色,
白色。洁白到玉米。
行和进。
椰树的树根。简练。
像鸡爪。
椰树。耶书
向。
至像。
玉米。绿色中的鸭子
也和梨。鸭梨。
梨核中躲藏着你的才智
“离”。她的轮廓
又像犁”。
她。会种
会收。
会歌。歌的大半
已被吃去。
冷食,冷食
羊照亮:
“你们真冷、真冷啊”!
一只日本鞋
在蛋青之中
玉米。行进。
她惘然着。手臂
仿佛松散的发辫。披散
琴把发傻,装扮着
青莲的葡萄。
跳舞,
舞蹈,
赤脚,
踢脚,
乐谱架。吃饭的利器。
粮食满地。面粉。白。
面饼。黄。
赤着的脚。似扫帚,
沾着胡须。
节日。
红紫。
展开的花瓣。
沉思。
玉。迎候你。迎你。
接你。
玉米,
大小,
红绿,
轮子
把风的叶子。饰上你身体。
鸡雏。歇上你胸脯。
小嘴对你。
玉米。
像龟。
四肢着地。
投降的玩具。
龟首。“M”。
手拉手。
和平,与枝叶
与翅膀。打开的折扇。
亲切如鸟喙。人体于其中
漫游。
蹼。
玉。
玉米。长着七指。
指甲如松针
刺得你心疼
回头的鸟
吃着鱼。
鱼眼。玉米
她的脚,在铜盆里
水花,像波浪。
她的手,又像,
鸡翅搧起鸡冠。
一片、火红
超现实。
红旗插在山岗。
玉米。她。会开。
会败。
也会醉。
樱花醉蔷薇。
玉米。吹鼓手。
吹短笛。削肩。
打手鼓。肩(尖)指。
蓬,蓬,蓬。蓬起土。
草莓的糕点
畅销。
她的手。写字。
她的鼻。红色的“山”字。
她的嘴。绿水。
像一只水獭。竖起。
被她吻。
她被吻。光圈
绕在后背。
停着剃刀。
山凹里的马戏场。
起云雾。想起
想起
玉米。
蜘蛛。金丝的绣网。
三排大牙。右二
唢呐。
高兴的嘴。
茶杯。她。
她。
她。会银。
会饮。
两腮涂上青草。
她。
她。在彩格中
走马。马蹄又踩着
自家的“群”,
裙。
群居。
小马蹄。
大天下。
郎顾表弟弟。
玉米。她的手。鼓手。
吃吃笑。笑歪了手指,
掉门齿。
嘣。嘣。嘣。卡嘣。
“驾”!
公鸡押着鸡笼,
捉玉米。
玉米骑上水牛,
找公鸡。
说儿戏。
玉米。她的手
像布匹。缝上你的彩衣。
穿不完。厚纸。
糊绘的工具。
唱歌。
下棋。
红缨开在钢盔。
纸船到了挪威。
玉米。她的手。紧握梭标。
“杀——”,总督落下水。
玉米。
行进。
草木。
半杯。
“土”。“皮”。“鱼”。
金鱼。
游在深绿里。红光
像炭火。
金鱼。
金皮鱼。皮金。
屁精。
追逐玉米。
玉芳。玉华。玉英。玉玲。玉
玉米。她的手。鼓手。
劈过你的山峦。
归降的雄鹰。像少女。
玉米。她的手。鼓手。
七指。
肩指。
紫尖。
蓬。蓬。蓬。“卡蓬”。
她。会飞。
会饮。树冠像蘑菇,照亮天上人间。
<1990年>
【亚楠】(1961-),本名王亚楠,男,汉族,祖籍浙江,生于新疆伊犁的一个兵团农场。1989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曾在杭州大学中文系从飞白教授学习外国诗歌研究生专业课程,现在伊犁一家媒体供职。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新疆作协理事、新疆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伊犁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伊犁州诗词学会会长。《散文诗作家》、《伊犁诗词报》主编。自1985年起,已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潮》、《扬子江诗刊》、《诗神》、《黄河诗报》、《绿风诗刊》、《散文诗刊》、《散文诗世界》、《中华散文》、《散文百家》、《青春》、《北方文学》、《中国西部文学》、《绿洲》、《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文学报》、《作家报》等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余万字。已出版作品集《西部回声》(合集)、《远行》、《我所居住的城市》。诗歌、散文、散文诗作品多次被《中国诗歌年鉴》、《散文选刊》、《诗选刊》、《读者》、《中国散文精品》、《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散文诗精选》等选用。2005年7月,散文诗《马背少年》曾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电视散文专栏播出。
【虚掩的小门】
山梁上,一座木屋独自
在苍茫的暮色中
怀念游子
羊群都已经回家了
鸟落入山林
牧羊狗昏昏欲睡,小牛犊用目光
也在用自己的方式
把世界擦亮
炊烟每天都会在屋顶升起
奶茶弥漫久远的芬芳
你怎么还不回来呀,游子你怎会
知道一个母亲此刻的心情
就像奔涌的潮汐
泪水枯竭,而风依旧在
自己的小屋前温暖
草原和亲人
【夏牧场】
一场风暴之后,云遁入密林
温暖在最后关头站立
成为我生命的亮点
树在惊悸中喘息,这切肤之痛
已经被凋零的花瓣掩藏
许多年前我就习惯于流浪
不再坚守密秘如一只瘸腿的蚂蚁
所有的目光都射向幽暗
这些事预谋良久
看见的都己经死亡而看不见的正在
疯长。阳光下蒲公英膨胀
在我的视野之外
还有什么密谋躲在暗处
凯觎腐朽的爱情
终于用一张巨大的网收获
许多我无法想象的事已经发生
一片叶掠夺着另一片叶
【雪原】
这时候天空开始暗淡下来
雪还在下着,不紧不慢的脚步
仿佛沉重的山林喘息
停下来歇一会儿吧
管他呢,就让那些雪尽情表演
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我们还没有开始上路
有些事确实可以缓缓
用作减法的方式享受人生
就像雪原上的乌鸦们
对天空随便喊几声
快乐都是一样的
雪海茫茫,大地寥廓
(【野故乡】【罂粟】)
亚楠的诗歌侧重人生的思考。他笔下的诗句,有着舒朗的淡泊,有着悠远的宁静。他是一个追求诗句唯美和心灵纯净的诗人,所以读亚楠的诗歌就像是能看得见他人生意境中的一轮皓月。亚楠透明的诗句,卸去了生活的伪饰与琐屑,这种透明与轻盈的表达或许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或许正是诗人想要还原人生的真相吧。也许,诗人的每一首诗作就是每一次人生升华的最终思考与沉淀。“在这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是什么声音/让所有的目光都转过身去?”(《额尔齐斯河》)“草都枯萎了还能\再指望一片叶子承担什么责任?\而世界依旧在自己的轨道上蛰伏\缓慢前行,沿着一种思想\把石头变成黄金”(《我只是这样走走》)。从亚楠的诗歌里,我们能轻而易举地认出他的故乡,诗人始终把自己最为熟悉的土地做为情感的根须,然后才有对美感的捕捉与词语的运用,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有根须的诗歌就是有了生命,从诗人内心和生命中流出来的诗句是不是就是思源之水。在我们伊犁人看来极为普通的景致里却涌动着诗人灵动的诗句,在大地上熠熠闪耀。“草原迷失在乡愁里\在远方,马蹄声越过黑暗\山高水长就像我们一生的期盼。”(《栓马桩》)http://www.ylxw.com.cn/wenyi/content/2011-11/01/content_123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