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3 22:54)
(编者按 这是一位在读大学生写来的信件。她外公是制作云锦织机重要部件竹筘的高手,近年来老人年事已高,尚无传人,令人惋惜。如今竹筘已被金属扣所代替。这名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技艺的热爱,呼吁社会关注,其情可嘉。我们特地向读者推荐传承多年的竹筘制作过程。)
南京云锦研究所的领导们:
我是来自苏州吴江盛泽的大学生,现就读于南京示范大学文学系,我是竹筘师傅张国华的外孙女,竹筘是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上的重要部件,已传承千余年。今天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南京白局社的启动仪式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人的外孙女,我觉得我很有义务要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已不愿意学这门手艺,因为传统的竹筘已被金属所替代。但是,我们不能丢弃这门艺术,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珍贵遗产。当然我也明白,如果在实践中传承这门艺术恐怕很难,因为我外公当初是从14岁学这门手艺,他说至少要六七年后才能做出精湛的竹筘。但是,我想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做一些努力吧!可以加大对这门手艺的宣传,可以
(2014-02-02 23:36)
标签:
南京云锦
文化
织锦工艺大师
织锦传承人
|
分类:
企业荣誉
|
民族织锦的保护关键在传承人。继2006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领导评审小组圆满完成第一届中国织锦工艺大师、中国优秀织锦传承人的评审工作后。根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章程,织锦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4月至9月组织了第二届中国织锦工艺大师、中国优秀织锦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织锦专业委员会为此专门成立了评审委员会,采取团体会员单位推荐,
评审委员异地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经过推荐、初评和终评三个阶段,经织锦专业委员会批准,有9位同志获得了第二届中国织锦工艺大师称号,14位同志获得中国优秀织锦传承人称号。其中,南京云锦研究所设计室主任杨玉柱、质监部主任王继胜入选第二届中国织锦工艺大师;生产设计部副主任李晓伟、生产计划部主任蔡向阳入选第二届中国优秀织锦传承人。祝愿以上各位一如既往地做好中国织锦的传、帮、带工作,为中国织锦培养更多的大师和传承人。
(2014-02-02 00:41)
标签:
建国六十周年
南京云锦
新闻发布会
非遗
文化
|
分类:
吉祥云锦作品
|
2009年8月3日上午10点56分,象征着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性一刻,南京云锦研究所为建国六十周年特别准备的宏篇巨作《万寿中华》在我所复制车间隆重下机。
http://s6/mw690/0033162ogy6GfYpnzjD65&690
《万寿中华》是我所为国庆60周年精心筹划的献礼之作。是由我所艺术总监郭俊先生历时一年完成的独创设计作品。去年完稿时即已引起媒体的关注。因为这是一幅前所未有的大制作。
http://s
(2014-02-01 20:18)
标签:
大明王朝
南京云锦
演戏
剧照
文化
|
分类:
云锦时尚风
|
《大明王朝》全剧展现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手工业作坊经济十分发达、市井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商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土地兼并使得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贪墨横行使大明朝的统治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剧以“倒严”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一幅幅历史画面——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忠勇的官兵和忠义的百姓风起云涌的抗倭之战;国与家命运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大情大我和小情小我的矛盾交织在这里折射出历史精神的伟大理想和人生命运的严酷现实。
http://s14/mw690/0033162ogy6GfGrrkjH6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