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掌木,我们常见的用来做为治疗跌打损伤的草药。这种植物很容易存活,这种植物喜光,有充足的阳光就很容易存活。当然,对于鸭掌木,我们不只可以利用它的功效,还可以作为盆栽栽培在家里做欣赏之用。但是,有些不熟悉栽培方法网友就对鸭掌木的栽培过程存有一些疑问,比如,鸭掌木在栽培过程中喜欢水多还是水少?像这种问题,必须先了解鸭掌木的种植过程才能解答。
一、土壤:鸭掌木要求土质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盆栽一般可选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加1/4左右的河沙或珍珠岩混匀配制,为使其肥沃另加少量饼肥末作基肥。
二、水肥:春、夏、秋三季,每隔3~4天要浇水一次,水分不宜太多,否则会使根部积水腐烂。夏季生长期可适当每周进行一次施肥,用氮、磷、钾等混合的肥料进行养殖。每年的春季,鸭脚木的新芽萌发前要换盆,去掉植物的旧土,换新的。如果植物是多年老株,在养殖的时候,需要适时进行修剪或者换盆。
三、阳光:鸭掌木喜半阴,宜放在明亮散射光下莳养。光线适宜时叶色油绿明艳,可较长期欣赏。冬季可将其移放到南窗附近培育,使其多接受些阳光照射则叶色光亮。最好每年春、秋两季将花盆移至室外通风良好和适当
相信大家在家中肯定有养殖一些花花草草来点缀一下家,使看上去积极向上,当然了,除了在家摆设植物之外,一些公共场合也有摆设,例如办公室、酒店大厅等等地方都有摆设一下植物,使这个空间没有那么空旷之外,还清新了空气。室内摆设植物,首选是易养活、便于打理。有网友就推荐鹅掌木了,说到鹅掌木,如果鹅掌木新叶长出了褐色的斑点怎么办?
鹅掌木新叶长出褐色斑点分析以及解决方法
症状
病斑呈灰褐色至灰白色,近圆形至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红褐色略隆起。病斑上后期可见到稀疏、半埋生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温暖、多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
箬竹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植物,箬竹生长的比较快,叶子大并且产量很高,资源也比较丰富,用途广泛,箬竹的杆可以用来做竹筷、毛笔秆、扫帚把等,箬竹叶子用途也比较广泛和常见,可以用来作食品的外包装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牲畜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箬竹的笋可作蔬菜或制作罐头;箬竹植株可作园林绿化。箬竹叶、笋及产品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可以说箬竹全身都是宝。现在除了有野生的箬竹,也已经有很多人工栽培了。箬竹的人工栽培繁殖方法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来讲一下。
1、分株繁殖:春秋两季采用成丛挖取母竹进行分株,修剪下部枝叶,勿伤鞭芽、鞭根,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压紧、浇水保湿。新笋发生后要注意保护,防止损伤;置于阴湿处,待新芽萌发后,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栽种的深度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根据竹鞭长度(一般40
至50厘米),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
2、带母竹繁殖: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