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异菌脲

杂谈

分类: 农药杀菌剂

    枇杷在开花期用激素药物处理后可以使枇杷变成无核果实,到底用的是什么激素?怎么处理哪?日前记者采访了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专家陈栋,对问题做了一一解答。
    “在枇杷花期和幼果期利用赤霉素(GA3)、比效隆(CPPU)等药剂处理,可以实现枇杷果实少核或无核,果实明显变长,但外观色泽不鲜艳,果实口感风味差。大面积生产不宜采用项技术。”陈栋指出,目前药剂处理主要用于枇杷幼果受冻严重而进行挽救的一种技术措施。强低温霜雪天气后,检查枇杷园的冻害发生情况,如受冻果比例较低,不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以加强防冻保果综合措施为主。如受冻果比例较高,要采取补救措施,经试验,用赤霉素药剂200毫克/升+比效隆20毫克/升浸受冻果,可促使受害幼果继续发育并形成少籽或无籽果实,果形指数变大,可减少部分损失。枇杷疏花、保果技术要点如下:
    疏花
    成年枇杷树在肥水条件好,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全树有80%~90%的枝条均能形成花穗,而每一花穗上一般有50~100朵花,多的达300朵,少的30~40朵,生产上形成产量所需的花数仅占总花数的5%~10%

标签:

咪鲜胺

杂谈

分类: 农药杀菌剂

  咪鲜胺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环境亲和的杀菌剂,咪鲜胺的发展不宜盲目扩张!国内的生产工艺在不断进步,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咪鲜胺目前在国内市场受追捧,很容易引起企业的投资冲动。如盲目扩产会出现如下后果,一是最终使咪鲜胺产能严重高于市场需求。二是同质化严重,包括产品同质化,出口市场同质化。三是恶性竞争,价格竞争是主要手段,不合法竞争、不公平竞争都会出现。业内人士清醒地看到,咪鲜胺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较多,污染严重,随着环保治理压力加大,产品的生产成本会有大幅度提高,而2010年上半年至今,咪鲜胺的价格却依然处于下降通道,因而具有较大的投资风险。近年来,咪鲜胺产能迅速扩张,同时价格持续走低,出口增幅减缓,竞争对手众多以及未来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表明,咪鲜胺不宜盲目扩张。

  近年来,咪鲜胺农药杀菌剂深受国内企业关注并迅速成为热门品种。目前国内外共有13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18个原药产品(咪鲜胺及其锰盐),其中国内企业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