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邵肖梅教授_618
邵肖梅教授_61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33
  • 关注人气:2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育儿

听觉

杂谈

分类: 育儿

    对于父母们来说,了解宝宝听觉能力的重要性只是近二、三十年间的事。人们知道,宝宝的听觉能力不仅是日后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早期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基础。然而,迄今为止,引起人们重视的仍然是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就存在重度听力损失,例如胆红素脑病或窒息缺氧等,对于这些患儿如果出院前的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定会通知家长定期带宝宝去医院随访,从而得到尽早的诊断和治疗。不幸的是,这种情况仅占新生儿的1~3%,而更多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疾病导致轻至中度听觉损失的孩子在生后的头2年中被发现并得到治疗的却是极少。

 

    1.出生后头2年中潜在的听觉损失不容忽视

    由于生理性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对某些食物及花粉过敏,宝宝常在头2年中反复出现呼吸道疾病而经常并发中耳炎,这种情况通常会伴随中耳积液和听觉损失,随着感染的康复,中耳积液通常就会消失,听觉也就恢复正常。但是,反复出现的中耳问题如未接受治疗,就会导致轻至中度的听力丧失,从而大大延缓孩子本应正常的发育。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儿科医生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都会同

标签:

育儿

心理

听觉

杂谈

分类: 早产儿

    “音乐与脑”之间的密切关联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汇集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音乐会影响到人的多种认知功能,例如:① 数学功能:音乐与数学二者都依赖于人的时空信息处理功能,音乐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时空推理能力,从而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② 语言功能:因为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的语言区域就在颞叶的初级听觉皮层旁边;③ 空间功能: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都与人的心理过程中的内部空间密切相关,特别是交响乐。音乐不仅可以促进大脑听觉皮层的发育,还可以促进大脑不同部位的交流与沟通,包括左右脑之间的联系,这些活动有利于联结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的发育,神经影像学已经证实:音乐家比非音乐家有较大的胼胝体前部,特别是在7岁之前就开始训练者。

 

    更有趣的是,近来的研究发现让早产儿听莫扎特音乐可以明显降低其静息能量消耗,增加代谢效能,从而引起体重增加;但听巴赫或其它音乐却不能。还有不少的文献报道,莫扎特音乐(Mozart K.448)可作为顽固性癫痫的儿童和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而其它音乐也不行。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莫扎特效应”吧!

 

标签:

育儿

心理

神经

发育落后

系列讲座

分类: 早产儿

    全世界,人们对婴儿说话的方式都跟平常不一样,即使是小孩子跟婴儿说话也是如此。这种语态称为“慈母式语言”或简称“妈妈语”(motherese),也可称为“以婴儿为中心的说话方式”或简称“儿语”(baby talk)。实验显示,即使是刚出生的新生宝宝,喜欢“妈妈语”就已胜过我们平常的说话方式。

 

    “妈妈语”有几个独特的性质,使其有别于平常的说话。最明显的是,在普通成人的对话里,大多会把一句话的结尾音调降低;而“妈妈语”倾向于高度音,并通常会在一句话的结尾提高音调,这种说话方式容易吸引和维持宝宝的注意力。电脑声音分析显示:当我们对宝宝说话时,我们声音的高音会戏剧性的升高,有时甚至高一个八度;我们的语调会变得非常有旋律,如唱歌一般;我们会放慢说话的速度,并夸大,加长母音。宝宝爱极了这种“妈妈语”。妈妈那夸张、重复的声音,以及所使用的短句和把声音变高变低,都是为了让宝宝听起来更加有趣!宝宝实在是好喜欢妈妈跟他说话的样子啊!

 

    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做个小试验:给宝宝听二种声音,一个是妈妈对宝宝说话的声音,一个是妈妈对大人

标签:

早产儿

神经

发育落后

脑瘫

系列讲座

育儿

分类: 早产儿

    早产儿/髙危儿是容易发生神经发育后遗症的髙危群体,包括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围产期存在各种髙危因素的婴儿,如窒息、脑损伤、感染、低血糖、髙胆红素血症、母亲孕期有并发症和分娩过程不顺利的新生儿。这些孩子出院后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上海健高儿科门诊部是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早产儿优化发展工程的实验基地,2012年获上海市卫生局《早产儿/高危儿神经发育落后》特色专病规范治疗资格认证,对早产儿/高危儿从出院后就开始接受定期随访、发育监测、神经运动发育及视/听觉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一对一分级干预措施,尽可能早地促进宝宝各落后能区的发展及恢复,减少伤残发生,达到全人康复。

 

    为了让大家对“早产儿/髙危儿出院后的优化管理”的理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上海健高·早产儿/髙危儿早期优化发展中心”从2013年4月份开始举办“早产儿/髙危儿出院后的优化管理”系列知识讲座,内容如下: 

    1.为什么早产/髙危儿出院后必须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跟踪随访?

   

标签:

早产儿

第一期

系列讲座

神经

育儿

分类: 早产儿
标签:

准妈妈

水平

言语

声音

育儿

分类: 育儿

胎龄25W~出生后6个月是听觉系统神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与视觉系统直至足月出生后才需要经验和刺激不同,听觉系统在胎儿宫内生活的最后1012W期间(即孕

标签:

听觉

心理

育儿

杂谈

分类: 早产儿

    胎龄25W~出生后6个月是听觉系统神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与视觉系统直至足月出生后才需要经验和刺激不同,听觉系统在胎儿宫内生活的最后10~12W期间(即孕28~30W)需要外部的听觉刺激,包括来自于环境中的语言、音乐和有意义的声音。

    胎儿在宫内的声音环境包括各种内部产生的噪音和许多源于母亲环境中的声音。孕母腹外声音到达胎儿内耳之前,必须首先通过胎儿头部周围的组织和液体。低频音声容易穿透子宫到达胎儿头部,频率500Hz以下的声音传到胎儿耳部时声能衰减< 5 dB,较高频率的声音传到胎儿耳部声能衰减多达20 ~30 dB。羊水中的声音通过骨导途径而非耳道传播,频率<250Hz的声音声能轻微衰减10~20 dB, 频率500~2000Hz的声音声能衰减高达40~50 dB。因此,胎儿在子宫内容易听到源于母亲的低频声音(<500 Hz),但不易听到高于500Hz的声音。

    出生后,环境声音成为宝宝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而且接触的都是全谱频率的声音,纵然出生前的经验可以帮助他收到某些声音,新生儿对声音的处理远不及成人敏感,需要较高的频率或较大的强度变化才能引起行为反应。研究显示:1月龄的婴儿对4000Hz声

标签:

育儿

心理

好动

管教

杂谈

分类: 育儿

    9个月是宝宝开始学站的年龄阶段。这个年纪的婴儿,通常已经会趴着坐起来,然后再支撑着呈跪位,只要有东西扶持,小家伙就会试着让自己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并使出全身吃奶的力气,拚命地抗拒地心引力的作用。你看,区区不过9个月的功夫,小宝宝已经学会多么复杂的动作技能哟!这一切都令他感到一种成就感,他终于能够克服自己的躯体,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于是,日日夜夜,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并不断地开始尝试新的花样。如果此时来点儿音乐,小家伙甚至也会试著翩翩起舞;如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赞扬,小家伙更会得意忘形!此时如果有谁予以干扰打岔,准会招致他的激烈“抗议”。

    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父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每当宝宝产生一个新的花样,便拍手叫好加以鼓励。现在父母必须仔细斟酌,什么时候应该说“不行” 了!炉子、灯灯、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插座等都是小家伙喜欢探索研究的对象,究竟是应该收藏搬移?还是应该管教禁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阶段,与宝宝的冲突愈少愈好!最好把那些容易搬动的东西收起来,将危险的大件物品档起来,这样,剩下

(2013-06-15 08:11)
标签:

育儿

喂养困难

心理

杂谈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爱吃”,但是许多父母都可能有其不同的烦恼。事实上,喂食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一场“讨价还价”的斗争,即宝宝要“自己吃”,而父母却要按照传统的经验“塞填鸭” 。诸不知强迫宝宝吃东西才是制造宝宝“不吃”的真正原因。为了让宝宝愉快地进食,宝宝必须能够自己掌控一切——包括选择、拒绝和可以不吃的权利。喂食方式的处理——让宝宝赢得独立,对宝宝日后的成长也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父母往往很难看到此点的重要性。

 

标签:

育儿

爬行

运动

杂谈

安全

    尽管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爬,但是爬行的确有很多好处。例如,爬行需要全身各个部位都参与活动,锻炼肌力,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爬行对手脚的协调以及保持姿势的平衡都要求很高,可促进小脑和大脑的发育。另外,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爬行使得婴儿有了新的自由,可以适度探索环境。如同其它运动发育里程碑一样,爬行也代表宝宝正有智慧地往前迈出了真正的一步。即使是单向爬过一个房间,宝宝也会在脑中建立一张环境路线图;当他需要回到起点时,便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回去,从而创造另外一张新的路线图,使婴儿的空间协调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尽管就“爬行是否动作发展的一个必经里程碑”这个问题存在争议,我还是认同爬行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发展。

    在宝宝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必须给宝宝准备一个干净、安全的空间,因为在宝宝学习爬行的同时,意外的危险却也可能随时潜伏在他的身边!建议你不妨蹲下来或者趴下来,用宝宝的眼光来检查家中的环境,例如电线插座是否需要遮住呀?电线是否会被他抓到呀?地板上是否有可能被宝宝捡食的小东西:如药品、杀虫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