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业务园长工作反思 |
内容:语言的盛宴--诗歌类图画书的解读与阅读指导
主讲:陈娟
主要内容:
思考:诗歌类图画书与其它类别的图画书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业务园长工作反思 |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中班工作反思 |
时间:2013年11月
内容:游戏中让幼儿不知不觉提升追逐跑,躲闪跑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健康领域,第一段话就是这样说的“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在指南中把健康领域放在第一位,把这段话放在健康领域第一段,正说明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多么的重要,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为以后的各方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连续带了两年中班,对于关心幼儿心理,培养幼儿在园拥有一个愉快的情绪,与家长良好沟通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等,一直都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因为那些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但在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中班工作反思 |
今天阳光很好,上午我们像往常一样户外,我和几个孩子正在练习拍球,突然王乐鸣跑过来着急的对我说:“李老师,那边有一只螳螂,被踩死了,还有一根黑色的线,那条线是什么东西啊?”我循着他的手指,看到大滑梯处有几个孩子蹲在地上不知道在看什么。我和王乐鸣一起走过去,我也蹲下来,发现一只已经死了的螳螂,旁边真的是有一根像是黑线的东西,不停地扭动,有十多厘米长。我也没见过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时候好多孩子也都围过来,叽叽喳喳的问:“这是什么呀?还会动呢?”“是谁踩死了可怜的螳螂??”“这根黑线会不会咬人啊?”对于孩子们的提问,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我也不知道那根黑色的扭动线是什么东西。我对孩子们说:“老师也没有见过这种情况,要不我们待会回班级用电脑查查”于是我组织孩子离开了,通知了保洁帮忙清理现场。回到班级,我跟孙老师说了我们在外面发生的事情,孙老师说:“哦,有可能是螳螂的卵,我小的时候就见过的”孩子们听孙老师一说,都以为是螳螂的卵,到底是不是呢?我听到孩子们还在不停地讨论着这件事,我打开电脑一查,百度全科是这样的答案:黑线为“铁线虫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指南》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出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体现了国家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合理期望,为幼儿园和家庭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指明了明确而具体的方向。
笔者围绕《指南》健康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及相关目标,同时结合当前幼教现实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谈谈自己对实践层面的理解。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指南》 |
《指南》中的语言领域
时间:2013年5月15日上午8:30---12:00
主讲:华东师范周兢
主要内容:
三个重点:
明确目标要求
践行口头语言发展目标要求
解读早期书面语言目标要求
一、明确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
(一)语言发展对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儿童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三)语言学
标签:
教育 |
分类: 精彩案例 |
最近,孩子们对陀螺特别感兴趣。不管是在楼道活动,还是在小建构活动,孩子们就会用积木做成陀螺来玩,甚至出现了争夺的现象。看到孩子们对陀螺这么感兴趣,于是我想何不根据孩子需要,和孩子们一起来制作陀螺呢?
于是我上了一节科学课《好玩的陀螺》。
本次活动目标:能够制作漂亮好玩的陀螺。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基本外形特点
标签:
评比教育 |
分类: 反思评比 |
主题画《我的愿望》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选用自己喜欢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表现自己的愿望。活动前,我与孩子们广泛交流,使其理解愿望的含义。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为孩子们播放了《种太阳》这首歌,引导他们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奇特的想法,为绘画做铺垫。其次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绘画材料,我还通过家园联系,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一些自然物和废旧物。课上,刮画组用的笔都是我们共同收集来的,有树枝、石头、果壳、冰棍棍、棒胡、瓶盖等。那些笔筒、涮笔罐也都是用的废旧物。
http://s11/mw690/9f16358ftd1166dbe864a&69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反思评比 |
听了奥尔夫的观摩课,实录下来,自己反思,同时与没去听课的老师分享。
日期:2012年12月6日
背景:奥尔夫音乐从今年八月起进行教师培训,九月开始在园所实施,至今年十二月份做了教学开放观摩展示会,四园王宣春老师展示中班活动《大象孵蛋》。奥尔夫音乐的基本内容:听力(如听辨乐器的声音)、节奏(每次活动中的乐器演奏环节)、律动(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语言(主要是儿谣环节)、创造(组织幼儿创编舞蹈动作等)、器乐(节奏、常规乐器奏法、合奏等训练)
活动由来:在《一起去郊游》和《库企企》活动中,幼儿初步感知了儿谣的语词节奏,知道了ta和ti ti的念法,但还不会节奏分析,另外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有待提高。
活动目标:
标签:
评比教育 |
分类: 反思评比 |
中班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有时会按颜色有规律的穿珠、玩雪花片,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序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同时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按简单的模式进行循环排序。”我设计了本节课。本节课的活动目标:1.学习按简单的模式ABAB、ABBABB进行循环排序。2.尝试运用循环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或表达,感受与体验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3.发展幼儿观察、推理、动手操作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按简单的模式ABAB进行循环规律排序。难点是:尝试运用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或表达。为了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米奇妙妙屋》为主线,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