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格罗宁根:在高阻盖层下的导电层中,深侧向读数增大的现象。
双轨效应:非渗透层,无侵入的均匀层(泥岩)深浅测向曲线出现不重合的现象(泥浆压裂地层)。
趋服效应:感应测井在高导地层衰减。
挖掘效应:中子测井遇到气层,读数衰减,造成计算孔隙度比实际小。
标签:
杂谈 |
针对老井自然伽马刻度为计数率单位,伦琴/秒,新井的单位为API单位,需要统一的刻度单位,需要将计数率单位转换为统一的API单位。
理论依据: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和岩石物理特性的层段,其测井数据都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步骤:
1作已知关键井(或者需要转换井的旁边井)的某一地层的有API单位的伽马曲线的频率直方图。根据相同地层的直方图的分布范围,建立线性转换关系:
井1的 E31段API分布直方图
井2的 E31段计数率分布直方图
对应范围建立刻度公式:
井1 最大API=140
井1 最小API=70
井2的GR 的API单位:
GR(API)=A*GR计数率+B
其中A=(140-70)/(计数率最大-计数率最小)
注意问题:
1 所选井段没有或者曲线不全,尽量找曲线全的其他段。
2 伽马曲线不要有异常点
标签:
杂谈 |
1 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
测井曲线代码:
电极距
0.2米底部梯度
标签:
健康 |
一、
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
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