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教育

3月19日上午第一节课,观摩学习了第一学段一年级张晓燕老师的研讨课。《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张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学习:

1.能够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找到新知的生长点。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几大于几,几)入手,让学生关注比较数量的多少,进而展开对两数相差程度的描述的研究;

2.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重视数学知识在生活现实中的应用。例题教学后,教师练习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比一比,看谁长得高”的练习,让两个学生比身高,思考“比身高要用到什么词语?”学会用“谁比谁高一些”和“谁比谁矮一些”来描述比较身高的结果,让一名学生和老师比身高,学会用“谁比谁高得多”和“谁比谁矮得多”来描述;再如:思考春游怎么合理选择车辆的问题的解

(2014-05-09 17:17)
标签:

教育

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 夏珺

教学内容:书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教学难点:1~9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我们来看一些图片,在这些图中,我们能找到一件相同的事物是什么呀?

(算盘)出示板书   

出示你知道吗?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五珠算盘。

一、教学例4.

(1)认识算盘。

把书翻到34页。仔细阅读一下书上对算盘的介绍。(学生自学)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论文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道例题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第二道例题引导学生根据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在操作中初步根据每几个一份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并得到相应的结果。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几个几”,并且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分东西的经历,这些都为学习平均分带来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