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过了这么多年,直到前几日大梦方醒,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失去的是什么,现在重新拿起画笔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情。一步一画,走出黑暗。


从3月10几号开始筹划到现在总算把上海的房间收拾的差不多了,大致收拾了一下,还有很多可为,但基于银两有限,细节的装饰要等下一次银两充裕之时才能实施。

“蓝”....不能随便蓝,此种蓝江湖人送外号“孔雀蓝”。

关于Guitar我始终心怀歉意,等我,好吧,迟早一天我会将你握在手中。

上幅作品“我们”发上来后这段时间大家普遍“求解释”,其实我的本意并非故弄玄虚,只是相信大家有各自的角度,说不定可以理解出新的意思。这幅“我们”是过年期间创作的,儿时的年是童话的、美好的、久久不能忘怀的,而如今,年更像是年关,每个人或多或少总是对这一年有所感慨,而这些感慨大多是无奈,这幅作品就是再说我们心中的“痛并无奈着”。我试着从两个层次来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从个体来说,我们活在当下,社会机器的快速运转把每个人都变成了它的零部件,我们的大脑不再是大脑,而是一袋袋的输液器,我们的动力不再是希望而是对生存的渴望,每天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只是“活下去”的能量,在365天里“幸福”只在我们身边停留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挣扎之后换来的也只是另一种痛罢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西装革履之下的“无幸福”。从整体来说,我们并非是童话里的“人民”,而童话也并非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用夜以继日的劳作换来的生的希望,却一次次被剥夺的所剩无几,留下的是对死亡的恐惧,他用这种方式来激励人们孜孜不倦的劳作,以此来换取它最大程度的繁荣,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童话里的“无希望”。
在我看来
栋子的新作品,大家次次兮!!另外说明一下人家栋子是硬汉,成天砖头水泥混凝土,不像我这么没出息,成天只能搞点软活!
又一年流走了,虽然艰难但意义不大。前几天刚刚从老家过年回来,可能是因为自己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所以听到的和看到也就难免都是些灰暗的东西,生活本就艰难,我只能期望别人过的比我好。昨天找到一部不错的电影,经过鉴定决定推荐给朋友们,他的名字叫《音乐永不停歇》,我一直非常钟情音乐题材的电影,我觉得音乐和绘画相比较而言,音乐更容易表达和宣泄,比绘画更洒脱一些。和以往看的《唯一》《八月迷情》《一往无前》不同,这部电影并不是讲音乐的创作过程,主角也不是音乐人。年少轻狂的嘉伯瑞因为音乐和政治方向和父亲不同,大吵之后便离家出走,这一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