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2-02-08 15:35)
标签:

文化

分类: 龙洋

币老假宝典”中的精品 下一篇:四川银币真品图

四川银币赝品图

已有 65 次阅读 2011-11-1 15:56 |个人分类:银币图类| 银币, 赝品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龙洋
刚接触大清宣三时,常常对深版和浅版感到非常迷惑,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分辨。偶然在“盛世收藏”网站看到浩源兄的帖子“大清宣三深版和浅版的区别及边齿”,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好东西不敢独享,现转帖过来,与大家分享。

大清宣三深版和浅版的区别及边齿

大清宣三有深版和浅版的区分,让刚入门的朋友感到一片迷惘。我对深、浅版的特点作些归纳,供大家参考。深版和浅版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龙尾及边齿,深版配直齿,龙尾出云,浅版配圆弧齿,龙尾不出云,也没发现有混配现象。深版的直齿类似北洋齿,浅版的圆弧齿也有叫圆边橄榄齿,这种齿区别普通的橄榄齿,因圆边视觉差感觉像橄榄齿,很有特点。


http://img.coinsky.com/tt/8/5/5/7/b33cc8a8f60b7b331553fb7a683b.jpg


(2011-12-16 08:33)
标签:

文化

分类: 其他
银元鉴定,没有会告诉你正确方法的,为什么?我看有二个原因:一是有些有经验者,文字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说明,不能抓住要害;二是有些是根本就不肯实话实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古玩生意,对收银元有独钟,当然也掌握了独特的鉴定方法。我虽没有火眼金睛,但假银元若想在我眼前遛过,却也非易事。
    先介绍一下传统的鉴定方法:
    一、银元的鉴定
    1、看泽
    真银元的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量的银元,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低的银元或假银元,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元(整体)带微红,含黄铜的银元带微黄,含白铜的银元带微青,含铅银元带灰黑,含锌的银元带青灰。
    2、听音韵
    真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含铜量高的假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全铜镀银的假银元声音尖锐短促,含锌量高的假银元声音脆而响,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元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银元声音低哑或“哑版”。但也有一些真银元经过火烧,摔有裂痕或长期受而造声音常。故听声音时必须细心、谨
标签:

收藏

杂谈

分类: 大头
“铸造银元的方法,开始是用木板雕好一付一公一母模子。一块板上刻12个,模子上面有一层石膏,在石膏上又雕一层花纹,然后把银溶解倒进去,冷却后拿出来,每次出光洋12块。”摘自《湘鄂赣省苏维埃货币的发行情况及历史作用的探讨》
本人有一枚此类工艺的铸币,虽说是否为红军造已无确切证据,但至少有史料表明红军采用过类似的石膏模铸造过大头。

http://img.coinsky.com/tt/3/a/6/c/3b2bfd654772643474654a5182a4.jpg

http://img.coinsky.com/tt/9/3/a/8/11ab884adeef7e0dba216e1d2b26.jpg

标签:

收藏

文化

电火花开模是目前假币制作的主要方式,高仿已经进展到了镜面电火花的阶段。

所谓电火花开模,首先是利用电脑对一枚真币进行全息扫描,然后控制电火花开模工具进行开模,电火花与机械雕工制模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细节的处理上,机械雕工是翻刻出来的,笔画深峻有力,边缘锋锐,而电火花开模则是一点一点凹陷出来的,因此边缘难免过于柔润笨顿,低级的电火花开模甚至存在字口发毛现象。

不过镜面电火花工艺,这种发毛感已经逐渐消失,普通放大镜难以察觉。

我发一组电火花开模的模具大家看一下

http://img.coinsky.com/tt/e/8/1/0/de54ef79c64970af4d1b63034e98.jpg

http://img.coinsky.com/tt/2/e/a/3/f05c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大头

作者:玉龙山

成都三角圆:于1951年3 月试铸,4月正式生产,1954年以后停铸。成都三角圆使用沈阳造币厂的模具改版而成,它们没有沈三特有的M型暗记,“壹”字上的暗记是△、□或“圆”字上的暗记是△。另外它们的嘉禾也与沈三完全不同,按不同的嘉禾可分双开禾大花和三开禾大花两大类,数量较多。 1、双开禾大花: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与左花结内的禾粒为开禾,数量较多。 2、三开禾大花: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左花结旁的禾粒为开禾,右下禾叶上的禾粒为空心禾或开禾,简称三开禾大花,数量较多。 3、缺齿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11点钟处无小齿,左下叶上少一颗禾粒。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951年3月,成都造币厂的试铸币,分缺齿和缺半齿两类别,数量稀少。 4、短芒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开禾,左花结旁的禾粒为空心禾,右下叶上的禾蟒芒短粗。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951年3月,成都造币厂的试铸币,数量稀少
(1)缺齿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11点钟处无小齿,左下叶上少一颗禾粒。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龙洋

作者叶卷深寒  来源:钱币天堂

关于改刻的现象近年来愈加普遍,大头中的竖点年改刻,龙洋中江南甲辰,壬寅改刻乙巳,癸卯,北洋25改刻北洋26等等,巨大的利润差额使得很多人不断费尽心机处理改刻附近的包浆,色泽,留痕等问题,使得改刻币愈来愈精,普通肉眼看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有鉴于此,我们本文暂不阐述改刻带来的局部工艺问题,而是另辟蹊径,从币面风格的差异来解决改刻问题。
以前的文章我介绍过北洋25改刻北洋26是无法做到的,那么用甲辰来改刻TH,甚至是癸卯乙巳,实际上也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们进行具体论述:

常见的甲辰改刻有如下几种:
甲辰CH 改刻甲辰TH
甲辰 CH改刻江南癸卯或乙巳
甲辰 TH 改刻江南癸卯或乙巳


想要了解是否能顺利改刻,就要先了解不同币种风格的差异。
因此我们先来了解甲辰CH和TH的风格(本文主要从银币的字面来找破绽,以求简洁清晰,关于龙面的破绽会在最后补充论述)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其他

作者:鞋子传奇

首先声明:本人有幸盗用了这几张修补前后的图片,目的是让大家对比学习一下,(如有影响币主,请原谅)有些泉友认为,修补后的币更完美,收藏无大碍,则有些泉友认为,修补的币就是鸡肋垃圾币。其实货多的朋友谁都不能保证自已手上的币曾经没有修补过的!包括进了盒子的!前些天,竖点年横行天堂,大家想想,哪儿能冒出这么多竖点年出来!还是一句话,上手,从图上能看出来的修补,就不是叫修补!这就是技术!.当然有些原光币,币面一流,就可惜有了小戳或划痕,修补一下,收藏更美观。但痛恨那些改版,改刻的大哥们,坑爹坑得真到位!(这里就不说了,这一发帖大大影响了别人的财路!免得给别人骂!有需要这方面咨询交流的朋友私下聊吧,QQ39319312 不上图我当时也不信!这回是不得不信!)希望大家玩泉的路上小心第一!安全第一!
http://img.coinsky.com/tt/7/8/7/8/0e053311c97d0993f24200efcf55.jpg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龙洋

作者:叶卷深寒   来自:钱币天堂

查阅银元资料,发现大多数关于甲辰版别的总结性文章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知是作者不愿意过多的透露还是其他原因,下面我为大家说说我对江南甲辰版别的归纳,若有不完善之处,希望能有更多的泉友进行补充,老叶一直认为,智慧应该拿来分享,总藏在壁橱里会发霉的…
江南甲辰的版别之丰富的让人眼花缭乱,如果细分的话,得有三十多种,而且其中更是不乏名誉品,收藏甲辰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享受。

不过这么多的版别中,有些是真正的名誉大版,有些则是模具原因或者被动修模造成的小版式,前者收藏意义和价值都较大,后者对价值影响却不大,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大版式,概括介绍模具造成的小版式。
—叶卷深寒2011年10月修订

先介绍一些稀少的大版式,这里有很多公认的名誉品

反刺龙 (也叫逆刺龙)

还可以细分为两个版别,
第一是 反刺凸眼龙中心点
特点::龙珠下的龙刺是逆着的,眼珠是凸眼龙,字面中间靠向下面的满文附近有一个圆点。

(2011-10-09 08:20)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其他类别银元

作者:hqshcdh  来源:钱币天堂

近期有泉友询问坐洋的发行的情况,本人收集一些资料供喜欢收藏坐洋的泉友们参考。坐洋是旧中国时期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币之一,正式名称为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在民间又多称为“坐人”、“七角鬼”、“坐七星”等。法属印度支那位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包括法属东京、安南、交趾支那、老挝和柬埔寨等地(相当于现今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总面积741,242平方公里。坐洋主要流通在当时的上述地区,我国与印度支那地区接壤的云南、广西地带也有流通。
所谓贸易银圆,就是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发展殖民地贸易而发行的银币。 坐洋就是其中之一,是自1885年始有巴黎铸造的计主辅币四枚一套的银币,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1885 年才正式发行了第一套坐洋银币,坐洋正面的主图为自由女神坐像,两侧的文字分别是“FRANCAISE(法兰西)”和“REPUBLIQUE(共和国)”,下方标注发行年份;背面的图案是装饰花穗及法文贸易银圆(意思是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和标识字母,四周则记录了流通区域、含银量、银圆重量等要素。
坐洋主币一元的版式分类比较简单,统计约有年号、重量、记号等版别区分。年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