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23年整理旧作 |
序
夏天,蚊虫叮咬,满身是包。无奈,点蚊香,烟雾缭绕。余有慢性咽喉炎,咳嗽不已。无奈,点电子蚊香。小孩鼻子过敏,对香气过敏,难受不已。无奈,架起竹篙,挂起蚊帐,才勉强度日。忽然想起初中时语文老师曾经读过的一首曲子,是描述贪污受贿的行为的人,曲尽形容,辛辣讽刺,乃元曲之本色。于是试笔,描述蚊子的行为,从几个方面入手,从不同的侧面讽刺像蚊子那样的人。三天,反复吟咏,推敲不已,曲子终成。以此纪念那段难忘的初中生活。
标签:
2022年整理旧作散文 |
喜欢楚天音乐台(现在叫楚天音乐广播)的节目是从程丹主持的《罗丹音乐剧场》开始的。
那时,我正在上汉川师范学校,我们寝室里住有八个人,每天非常热闹,但每晚听广播入睡依然是我改不掉的习惯。
标签:
2022年新作听歌 |
标签: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读后感 |
标签: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读后感 |
标签:
2017年新作宋词鉴赏辞典古籍整理 |
标签:
2017年新作唐诗鉴赏辞典古籍整理 |
标签:
2016年新作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古籍整理 |
第二章 诗化之词
叶嘉莹
本章以李煜、苏轼、辛弃疾三位作者的作品为例证阐述了诗化之词的特征。诗化之词虽然已回归直接自叙的主体性,不再像歌辞之词那样仅仅是在娱乐时为歌女而写,但其佳作仍然保留了歌辞之词的那种低回婉转的口吻姿态和幽微要眇富于言外意蕴的特殊的美感。
标签:
2016年新作词学新诠古籍整理 |
对传统词学中之困惑的理论反思
叶嘉莹
“对传统词学的理论反思”,这是我近年来颇感兴趣的一个研读课题。本来这些年来,我已曾对此课题作过多次报告,并发表过一些论文,但讲话之内容既往往不免过于零乱,论文之叙写又往往失之繁复,何况我所谈论和叙写的又大多是我近年来在研读和反思中的一些一己之见。因而在零乱的讲述与繁复的叙写中,或者不免会使听者与读者都产生一些疑问,所以乃决定再写此一篇文稿,来对这一课题再做一次扼要的综合叙述。
标签:
2016年新作中国文学批评史古籍整理 |
第五章 肌理说
第一节 翁方纲
郭绍虞
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事见《清史列传》六十八卷。所著有《复初斋诗文集》及《石洲诗话》等,颇可见其论诗之主张。
覃溪论诗,拈出“肌理”二字,以救渔洋神韵之失。盖覃溪诗学虽出渔洋,但以欲矫神韵之弊,故不免故与渔洋立异。渔洋虽不废宋诗,却不宗宋诗中之江西派,而覃溪所得则于山谷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