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里,我望着玻璃倒映出的自己。脸庞被智能手机的冷光切割成碎片,无数个像素点在视网膜上跳跃,拼凑出这个时代特有的生存图景。数字化生存的背后,我们在哪里呢?我们把自己藏在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见里,藏在微博热搜的匿名评论区中,藏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茧房深处。当数字化生存成为人类的新本能,“藏”这个动作早已超越了物理空间的范畴,演变成一场关于自我存在的哲学博弈。凌晨三点,我在社交软件上滑动着陌生人的动态。那些经过精心构图的照片、斟酌再三的文案,构筑起一座座虚拟的巴别塔。人们用滤镜将现实美化成莫奈的油画,用表情包替代真实的情绪表达,用点赞和收藏完成社交仪式。算法工程师们正在通过分析用户的点击行为、停留时长、搜索记录,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信息茧房。我曾在购物平台搜索过一次天文望远镜,此后三个月里,推荐页面始终漂浮着望远镜的广告。这种精准投喂让我们误以为找到了同类,实则是被数据洪
在这个世上,很少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大多数事情也不是非对即错。哪怕关系再好,也别说一些触及底线的话,做超出原则的事情。人们会同情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人,但不会真心祝福一个喜欢炫耀的人。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汪曾祺
多么快乐的一天。
雾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的上面。 尘世中没有什么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去妒忌。 无论我遭受了怎样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窘迫 我的身体里没有疼痛。 直起腰,我看见蓝色的海和白帆。
——米沃什
有年龄差不多的兄弟俩,哥哥是顶尖会计师,弟弟是监狱的罪犯。记者采访哥哥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哥哥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既酗酒又赌博,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缺吃少穿,我不努力,能行吗?”记者采访弟弟问失足的原因是什么?弟弟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既酗酒又赌博,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缺吃少穿,我不偷抢,能活吗?
生活就像一条干涸的河床,当我读书时,河床上就会有温柔的水流过。
把心里的垃圾倒一倒,试着把“要是我当时”换成“下次我可以”。——人民日报.夜读
不要在苍蝇面前说屎的坏话,也不要在狗面前说骨头不好,因为你们讲的话违背了他们的观点,他们会立刻谴责你,甚至攻击你。
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往往与细节的营造和精心打磨密不可分。在文学创作的织锦上,细节是细腻的纹路,它们精致地镶嵌在文字之间,使作品具有了层次感和辨识度,进而成就作品的不平凡。细节虽小,却隐藏着作品的精神符码,是作家触及世界与生活本真的桥梁和钥匙,是照亮人类精神世界的微光。细节的多重面向使之具有迷人的魅力和无限的张力。
作为一种叙事修辞,细节是成就经典作品的重要元素。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好的细节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有效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提供动力和支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代表人物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根据细节在叙事中的功能将之分为“关联细节”和“自由细节”两大类。“关联细节”链接两个不同的情节单元,以因果为关系纽带串联起不同的事件,是故事讲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由细节”则游离在情节的发展之外,即便缺失也不会影响事件进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表面看来,“关联细节”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穿针引线,能够保证情节发展的逻辑性,使故事的起承转合符合世情人性,增加作
试图用理性的方法去说服人类采取长远观点,也许根本就行不通。人类要采取长远观点一定是出于其自愿,即人们想这样做,而不是被要求必须这样做。——第五项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