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降魔之后,自然是伏妖!

魔和妖有什么区别?

所谓魔由心生。一切的心内恐怖,都是由自己的心变化造作而成。整个《降魔篇》之中,所降之魔,鱼妖、猪妖和猴妖,分别对应着心所经历的痛苦、执著,以及无牵挂。如何面对痛苦、怎样放下执著,以及如何面对毫无牵挂,是心生三魔。

经历痛苦而异变,因为执著而化形,号称无爱而称王,使每一颗原本能爱之心逐渐为魔。不仅玄奘,每一颗平凡的心灵都在经历这些,影片于此显出超越影视的意义,契入哲思。因此能够降魔者,也只有玄奘了。只有他经历村民给予的痛苦而不改其心,心生爱意却不贪占。即便最终面对的孙悟空,所谓妖王之王,那游戏一切,自私任性;不爱任何人,所以骄傲称王,有恃无恐的心,玄奘最终仍然顿悟了爱。

因为不爱,正是一颗心最大的魔障!

一一降住,收为徒弟,这惊心动魄降魔斗法其实不过都是方寸之间的变化,只在灵台之中。最后所安抚的只是自己,收拾住的只是玄奘一个人的心。那么其他人呢?既然号称度化众生的大乘佛法的弟子,自然还要面对如何度化
标签:

一代宗师

武术

杂谈

分类: 影评

佛前何物?

 

先提出这个问题挂在这里。

 

然后先说几句话,看到一半,我便猜想这部电影注定毁誉参半,而且很多人会说看不懂,甚至包括部分台词。当然,说看不懂未免夸张,或者应该说是没有办法用自己的习惯和已有的经验去合理想象这部电影的表达!

 

这事很好理解,国画、书法,有几个人会说自己看得懂,但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不会去指手画脚,自彰其丑。但电影不同,会说话的人都会表达自己的好恶,好恶之后,可以随便挑一些事实、道理来佐证,但并不意味着看懂电影了。如果说,连一句台词都看不懂,反而怪电影太深奥、太装,如果是我,我会先审问一下自己,是否真正放下成见、投入的去看,去尝试理解深层次的表达。

 

世上无论绘画、书法、音乐、小说……只要称得上“艺术”二字,就代表具备了抽象。抽象,意味着提炼了自己所见的因果。看不清因果,就只能见混沌。大,在于混沌,每个人可以见到不同的因果。世界之大,在于多样的众生!每个人在走不同的路,因为所见因果不同。

 

我欣赏影片中的宫二转述的宫羽田的一句话,练武人的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