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诗游三晋(二) |
祁县·谷恋古村落(新韵)
谷恋村中多老宅,门楼挺立在高台。一条丝路通天下,更有新人继往来。
标签:
365诗游三晋(二) |
祁县·修善村(新韵)
三贤故里善名传,济困扶贫总在前。好事好人墙上挂,平凡百姓不平凡。
修善村位于县城西北方5公里处,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三河交汇处。是典型的以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村。近年来,修善村大力挖掘善文化,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有剪纸苑、王允陵园、善文化广场、九龙口喷泉。修善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已有1700
九九消寒图之一“亭”
常忆龙潭雪满亭,二行脚印并排行。不觉岁月三十载,更见星光分外明。
风滞疏林寒水烟,沉香丝管绕堂前,
标签:
365诗游三晋(二) |
标签:
365诗游三晋(二) |
屯留·后羿射日(新韵)
标签:
诗游三晋(二) |
河曲·文笔塔(新韵)
墩梁大笔破云出,饱蘸天河任意书。翰墨香飘名已久,文章代代有鸿鹄。
标签:
365诗游三晋(二) |
夏县·西阴村遗址(新韵)
西阴遗址溯渊源,丝路迢迢发此端。缕缕情深牵欧亚,织成锦绣到天边。
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范围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西阴村是世界蚕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1926年对西阴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李济先生发现了半个蚕茧,鉴定并确认其是一种家蚕,为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已懂得养蚕抽丝
沁县·二郎山景区(新韵)
二郎山下暮烟飞,五柳人家垂钓归。门里青山窗外月,竹笛一曲为谁吹?
二郎山位于沁县城南,又名笔架山。主峰海拔1028米,山脚下为西湖。湖光山色,青松掩映,楼台阁榭,曲径回廊。
标签:
诗游三晋(二) |
标签:
诗游三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