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家园合作

10月教育工作重点

班级:大                                                

分类: 育儿我先知
自我意识萌芽于婴儿末期。自我意识一旦形成,游戏就成为儿童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监控自我的主要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游戏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他看来,主动性与内疚是幼儿期(2~5岁)的主要心理社会危机,而游戏构成了幼儿化解心理社会危机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手段。因为游戏过程由儿童自我控制,达到了高度的自治,不用惧怕惩罚或内疚,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且逐步学会控制自我。在游戏中,儿童开始学会信任外部环境的永恒性和持续性,也学会了信任内部环境(对冲动的意识、记忆和行为预见能力等)。

 

 

相关研究表明,游戏是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今天我们下午上的是音乐律动《小木匠》
这节音乐活动有三个知识点:1、学习有序的创编《小木匠》的律动。2、跟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随着节拍的做扛木头、锯木头、刨木头、钉钉子、刷油漆、结尾自创用动作表示高兴的表情。3、音乐游戏中,体验木匠工人的的辛苦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中我用的是《噢苏珊娜》的乐曲,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听音乐让孩子们按节奏进行身体的律动。通过木匠叔叔做椅子的情景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孩子们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在活动开头我通过提问:我们做的小椅子是哪里来的?谁做的?怎么做出来的?要用到哪些工具?等问题引出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们大部分都能说出用到的工具是“锤子、钉子、钳子”椅子是“砍树的叔叔做的椅子”还有“教室的墙(钢琴旁边的墙面)是用木头做出来的”、“装玩具的柜子、我们的小床、桌子。”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孩子们的兴趣点也提高了,有的孩子觉得这节活动很神秘,都竖起小耳朵认真的听起来。随后的活动我根据幼儿的回答请他们练习木匠工人做椅子(律动)的动作要领,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园合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