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假设策略,由此我就想到一个非常著名的例题:鸡兔同笼。
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的这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这四句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同学们,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知道孙子是如何解答这个“鸡兔同笼“的问题吗?,原来孙子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而每只“鸡”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1,每只“兔”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2。由此可知,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他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的数量就是:35-12=23(只)。
标签:
读后感 |
今天,我读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神奇的乌鸦嘴》这本书。我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简直太精彩了。
你们肯定很好奇,为什么爸爸会装在口袋里呢?因为爸爸只有大拇指那么大,本来爸爸也有一米八,五大三粗的个子,可是妈妈老是骂他,每骂一次就小一厘米,骂了一百七十九次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神奇的乌鸦嘴》讲的是有一天杨歌猛然从梦中惊醒---天哪,他居然长了一张乌鸦嘴,这是一张名副其实的乌鸦嘴,说的话都反着灵验。倒霉的乌鸦嘴给他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夸天气好,就下起了大雨,向同学问好就让他摔了一跤,甚至还让实验室里的骷髅活过来吓跑了参观的领导······一次意外的机会让他知道了只要反着说乌鸦嘴的作用就会变得美妙无比,他因此就变成了乌鸦嘴超人,一次看完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电影,他说错了话电影里面的外星人真跑来入侵地球,他用乌鸦嘴和同学们的想像终于打败了外星人。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感到了杨歌的勇敢和坚强,我要学习他那种精神,不会因为自己在生活上或是学习上有缺点,就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