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从古至今,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也是最值得尊敬的职业。因为,教师,人之师也,是传授知识、承袭文明、启迪品行之师。修炼教师之贤主要在于修炼教师之贤能、贤明和贤品,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教师之名,更在于教育,在于国家和社会。书中国内外教育大师的经典感言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那么我们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进行点滴修炼?如何成为最好的老师呢?“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最好”就是“更好”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作为一个工作快十年的老师,从原来对教师职业充满无限憧憬的我,不知不觉中却开始对现在的生活有些迷茫。在平常的闲聊中,网上的议论中,经常可以听到同事们对生活的抱怨。有的人说,教师的生活太平淡,没有刺激;有的说,教师的生活太机械,没有情调;有的说,教师的生活太繁杂,没有成就感......加上各种检查评比,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经常让我手忙脚乱。我渐渐对教师这份工作出现了疑惑,但是我的内心还是坚定的,觉得教师这份职业应该是一份充满激情、充满魅力、拥有无限创造可能的一份职业。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让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在学习期间敢于表达自己,向往外界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可利用竞赛性质的游戏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同时在竞赛游戏中不光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竞争思想,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思想与集体观念。
老师在带领学生们开展复习环节时,可以通过竞赛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知识巩固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多种形状的玩具和七巧板这些游戏素材,再召集学生进行竞赛活动,最后评比出认识图形最多、最快的同学,让其说出各种图形的各种特点,教师也可适当增加游戏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教师需要重视利用科学的游戏课堂的打造,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兴奋,锻炼学生思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学科知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游戏环境中,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项目,让学生们可以完全进入游戏教学中。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混合运算》这部分课程时,由于数学知识自带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极易遇到多重难题,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给学生分发卡纸,学生在卡纸上随机写上数字或运算符号,然后每位学生就是自己所写的数字或符号,教师再随机指一个学生,结合学生被点到的顺序和卡纸上的内容计算得出结果,并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竞赛,刺激学生们的竞争思想,以此锻炼学生扎实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在课前导入环节,数学教师要通过游戏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来进行科学设置。在学科教学之前认真设计课前导入环节,可以使学生从课堂开始就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强的兴趣,获得学生们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状态。身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于游戏素材的整理、收集能力,同时掌握学生们的大致喜好,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有目的性的游戏化课程导入,实现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目标。
分类: 教学随笔 |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自控力差,需要家长陪同写作业,尤其是刚开始的几个月,更是如此。家长只能坐在孩子的边上看着他写。一些家长确实做得很到位,而有一部分家长,虽然坐在孩子边上看他写作业,自己却在孩子边上玩手机,这就是所谓的陪学生写作业。
家长殊不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还不如不陪。孩子在那拼命写,而你在那玩,时间一长造成了学生不平衡的心理。为什么我要那么努力而你却可以在那玩得那么开心?
学生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或者虽然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习惯。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标签:
教育班主任 |
分类: 教学随笔 |
有人写道: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返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不知不觉,时间已悄然流逝,回顾往昔,历历在目。在我奋斗在班主任岗位上的某一年,也是我担任数学教学的那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失望过,焦虑过,迷茫过,手足无措过,但是,心中的探索和理想却愈演愈烈。难忘瞬间数不胜数,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值得反思的就是那次家访。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有的花开,需要漫长的等待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这里姑且叫他辰辰,在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展现了与众不同。
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我稍不留神,他
标签:
教育备课 |
分类: 教学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