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读万卷书

前言】留学两年,很久没写中文习作了,而且从中学开始,传统文化的学习日渐重要。通过一个暑假慢读书、读经典的努力,有所进步。以下是暑假一篇读书习作。


  《三国演义里面,各种计谋层出不穷,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智取汉中……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经典。不过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要数激将法了。激将法最主要的使用者,要数诸葛亮。我给大家讲三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在第四十四回,诸葛亮智激周瑜联合抗曹。当时因为曹操准备攻打蜀国和吴国,诸葛亮决定联合吴国共抗曹操。不料吴国很多人主张向曹操投降,就连大都督周瑜也是投降派之一。孙权没了主见,决定听听诸葛亮怎么说。结果诸葛亮舌战群儒,一一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孙权已经有了联合的意思。可是周瑜这关还没有过,诸葛亮心生一计。第二天,他就去拜见周瑜,聊着聊着,聊到了投降一事,周瑜想听听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道:吾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一炮一车,亦无一金一银,一牛一羊而退曹操。周瑜听罢,问诸葛亮什么计,诸葛亮说听说曹操平生有两大愿望,一是统一全国,二是建造一台,名铜雀台,与二乔一起天天享乐。主公把江东二乔献给曹操,曹操必退。周瑜听完,大怒,仰天大叫:老贼欺我太甚!诸葛亮装作慌忙,问道为何如此生气,周瑜说道:你有所不知,这二乔,大乔是孙权之妻,而二乔,是我妻子啊!不用说了,我决定誓死抗曹!

  第二个案例是诸葛亮激老将黄忠的。当时,诸葛亮想攻打张,他想让黄忠去打张,却深知这老将需要激一激,不然很难成事。于是他先假装不把黄忠放在眼里,说只有张飞才能击退张这样的猛将。黄忠果然不服气,下了军令状,不打败张不回来,诸葛亮心里高兴,拨给他人马,让他去了。最后,果然打败了张

  第三个案例也是激黄忠这位老将军的(我这里怀疑是不是因为黄忠老了、糊涂了,才这么容易被激的……)。回归正题,这一次诸葛亮想打夏侯渊,他知道夏侯渊真的是世间猛将,需黄忠打先锋再让赵云埋伏,方可胜敌。当然了,让黄忠办事前,总得激一激,于是他故伎重演,又用相同的方法激了黄忠,黄忠果然又中计了……一怒之下,只带三千人马,去攻打夏侯渊,经过一番波折,最后成功与赵云打败了夏侯渊。

  当然了,不止诸葛亮会用激将法。就连大家印象里粗旷的张飞也有聪明的一面。当时他正在攻打张(张真的可怜啊,三国里基本上没打什么胜仗,基本都是被虐,居然还活到了最后,我真的佩服),可是张坚守不出,于是张飞装作天天在大营里喝酒,喝醉了还骂张软蛋(其实喝酒的是稻草人,骂的是一个士兵)。士可杀不可辱,张大怒,一天晚上就去劫营,果然中计了,大败而归。

  当然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激将法再厉害,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中计的。比如司马懿。在第一百零三回里,诸葛亮想对司马懿使一个激将法,于是派人送给了他一套女人的衣服。司马懿看到后,差点暴怒,不过他强忍住,反咬了孔明一口,问了使者一些孔明的生活日常,吃多少,睡多少等等,推测出孔明大病,很快就会去世。果不其然,几天后,因为魏延打破了孔明的续命主灯,孔明去世了。司马懿率领魏军大破蜀国。

   总体来说,激将法还是很管用的。不过遇见冷静的人,可就没那么管用了。我觉得吧,别人激你的时候你就不要理,争取还可以反咬一口激激他,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方能百战百胜。


http://s6/mw690/002i9XAPzy7dOR65Rsx55&690


阅读    收藏 
(2015-05-28 08:35)
标签:

育儿

日记本

梁鹤年

淡淡

 

    儿子记日记,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逐步进入正轨,却又开始用订书机封锁个别页面。

    一直嚷嚷买带锁的日记本,笑着说:爸爸又不打算看你的日记。

    近日,猛见一本带锁的的日记本已经静静地躺在孩子的书桌上,

    淡淡地问一句:所有日记都开始写在这儿了?

    ~不是,一部分。其他还写在原来那本上。

    喔,淡淡地走开。。。

 

    我知道孩子会写些什么,何必着急呢?

    10岁的毛头小伙子,能写些什么呢?就那点小心思,还想瞒?!呵呵

    而隐藏“秘密”,是孩子开始长大的标志。

   

    近期读梁鹤年先生《家有四男》,老梁佩服妻子育儿的聪明:我不想知道的,你不必告诉我。

    突然,就明白了梁太太的聪明。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信任,更是给自己留些空间,

    别尽让孩子的事情锁住了整个心房。

 

    总觉得龙应台先生的《目送》有些伤感,是母亲淡淡的哀伤。再次重温,却知道重点应该落在~

    最后三个字:不必追!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三个字是和儿子早知道的一份默契。

 

http://s14/bmiddle/002i9XAPzy6SC6jOdv71d&690

http://s12/mw690/002i9XAPzy6SC6b3trR8b&690

 

 

阅读    收藏 
(2015-05-19 08:25)
标签:

育儿

蚕蛾

孩子

平复

桑树

分类: 父母之言

 

    今晨上班途中突然想到,孩子们其实完全可以平复着心灵成长的,而这样一份平复的心灵,会沉淀为他的气质,影响到他长大以后能否平复、客观地看待和处理事情。

 

    源起昨日下班前,孩子照例是要问几点回家的,不过今日却问了一问题:爸爸,蚕蛹破茧而出,变成蚕蛾了,怎么处理?!—— 今年我们养了很多蚕,光采集这些桑叶就耗费多少精力!想到这些蚕蛾现在蜂拥着要在家里满天飞,我就头大啦!

 

    努力平复着心情问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 不知道啊!

    —— 你和姥姥商量一下行吗?

    —— 姥姥说留下几只蚕蛾产卵,其他都扔了,我不同意!

    —— 蚕蛾总是要死的。这样吧,你用塑料袋把蚕蛾盒子装好,爸爸明天给你放树林里去,好吗?

    —— 这主意不错。放桑树林去啊!

 

    那一刻,我的心颤动了几下!

    孩子的心灵和成人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个事情,成人考虑的是方便,孩子想的却是生灵。在孩子的心目中,蚕蛾也是一条生命,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他们既不愿这些伙伴死亡,即便面对死亡,也希望自己的伙伴回到自己的桑树林里。毋宁说,那一刻,孩子是想象蚕蛾回家了,幸福地在桑树林里飞翔,而不是死亡!

 

    我们为什么不能多给孩子们些充满人性的情怀呢?哪怕明知是同样的结局,也需要孩子们自己逐步去认识生命的残酷,而不是任由大人来当家做主!我们在毁灭一只蚕蛾的同时,其实就在毁灭着孩子的心灵;而学着“拯救”一只蚕蛾,就是为孩子保留一份世界的童真!

 

    从我做起,让孩子平复着心灵成长。

    谢谢万宇,让爸爸再次成长!


 

http://s2/mw690/002i9XAPzy6SnN5FbQRa1&690

 

http://s10/mw690/002i9XAPzy6SnNxv1m919&690

 

http://s6/mw690/002i9XAPzy6SnN5uYCN55&690



阅读    收藏 
(2015-05-11 09:57)
标签:

育儿

乌兰花

孩子

三联书店

欢呼雀跃

分类: 点滴成长

周六,我们照例参加足球训练。不过头次赶上雨中踢球,对于北京孩子是难得的欢呼雀跃。

 

周日,“自由行走五公里”活动,万宇第一次单独走出家门,路线是黄寺-邮局-乌兰花-天意-三联书店,来回倒车,加上下雨,让为爹的颇有些担心,但孩子信心满满,终于成功汇合。

 

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们向往环游世界的热情,却往往是父母的担心阻碍了孩子的梦想。以家为起点,五公里、十公里、百公里。。。。教育的过程,就是赢得信任的过程,也是学会放手的过程!

 

http://s12/mw690/002i9XAPzy6Sb5sLMEjeb&690

http://s2/mw690/002i9XAPzy6Sb5sKZ1Ld1&690

http://s11/mw690/002i9XAPzy6Sb5sVzzY5a&690

http://s11/mw690/002i9XAPzy6Sb5taz22aa&690

http://s13/mw690/002i9XAPzy6Sb5trdjS1c&690

http://s11/mw690/002i9XAPzy6Sb5tUurU6a&690

http://s13/mw690/002i9XAPzy6Sb5u3ury0c&690

http://s13/mw690/002i9XAPzy6Sb5uGIuEcc&690

http://s9/mw690/002i9XAPzy6Sb5ATpwY08&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育儿

教育

妈妈

坚持不懈

缺点

分类: 已发习作

http://s4/mw690/002i9XAPzy6S6cNFTpNe3&690

http://s11/mw690/002i9XAPzy6S6cNwofE3a&690

http://s3/mw690/002i9XAPzy6S6cNzz2O32&690

http://s8/mw690/002i9XAPzy6RZMwqzVZ87&690

  
我的妈妈(2篇)

 

(一)

妈妈今年38岁。她有一双乌黑的眼睛,小鼻子和小嘴。可漂亮了!

要想在人群中找到她,并不难。妈妈身高170,只要找那个最高的就行了。她喜欢美容,每天都要抹油、喷香水;喜欢健身,经常去健身房跑步;喜欢吃西红柿和西瓜,西红柿喜欢拌糖吃,西瓜则喜欢挖着吃……

妈妈缺点很多:爱唠叨,爱大叫,逼我少吃饭、多运动……这些缺点是我最讨厌的,比如爱唠叨,一天到晚老是说个不停:快喝水、好脏啊、别上床、换衣服等等,都是她的口头语。还有爱大叫,真让人烦呀!

当然,妈妈优点比缺点多。她的优点多的是:心地善良、伶牙俐齿、身材苗条、坚持不懈……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优点,莫过于心地善良和坚持不懈了。妈妈只要一见到乞讨者和穷人,一定会给他们钱,少则78块,多则数十块。还有坚持不懈,妈妈三十多岁时又想上学,下定决心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第一年没考上,没有放弃,第二年就考上了。下定决心去英国工作,经过努力也成功了

哎,我这个妈妈呀,缺点多,优点也多,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又讨厌又喜欢啊!

 

(二)

我家有个“食品管理员”,就是妈妈。她可严了,简直比老师还厉害!我以前挺胖的,她特别不高兴。说我不减肥,她就离家出走!还给我定下食谱,每天必须按食谱吃饭,不然就不让看电视!

每天晚上妈妈都说:“今天晚上该吃某某了!”有一次,我偷吃了一根火腿肠,被妈妈发现了,果然不让我看电视了。

还有一次,妈妈也忘了今天该吃什么了。幸好我及时告诉她,不然我又看不成电视了。唉,妈妈也忘事啊!

不过,妈妈也挺关心我的“口味”:比如我喜欢吃没有蛋黄的煎鸡蛋,妈妈想尽一切办法,终于给我做出了一盆香喷喷的“煎蛋青”—— 我一下子就消灭了!妈妈虽然很累,但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也开心地笑了。

妈妈对我的体育锻炼也很严格,天天跑步、跳绳、仰卧起坐,周末还练足球、羽毛球……要是到了寒暑假,就更是“魔鬼训练”啦!为了让我多跑,还经常自告奋勇地陪我跑步。每次看到她气喘吁吁跟在我后面跑,跑不过的样子,我就非常得意!

终于,在妈妈“严格管理”下,我减肥成功!妈妈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http://s11/mw690/002i9XAPzy6RZMsjb2Wca&690

http://s7/mw690/002i9XAPzy6RZMB4LEa66&690

http://s11/mw690/002i9XAPzy6RZMBT34e6a&690

http://s13/mw690/002i9XAPzy6RZMCHxQ8ec&690

http://s15/mw690/002i9XAPzy6RZMDsC1E4e&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老猴

猴子

西瓜

小猴

猴子们

分类: 我的习作(三年级)

猴子吃西瓜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猴王,还捡到一个很大很大的大西瓜。于是我打算把这个大西瓜运回“猴王国”。

到了“猴王国”以后,我不知道该吃皮还是肉。于是就召集“文武百猴”来商量一下。不一会儿,就有很多猴子来了,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还有的攀在树枝上,大家围成一圈。

一只老猴发话了:“我认为,应该吃皮。”一只小猴说:“不对,应该吃肉!”“不对,皮!”“才怪,是肉!”“不对,应该是……”

这时,我发话了:“同意吃皮的举手!”猴子们想:老猴应该见识多些,听他的准没错!于是纷纷举起了手。看到这么多猴子都赞同老猴的意见,我果断地宣布:“我们不吃肉,只吃皮!把肉全给那只说吃肉的小猴!”

猴子们纷纷来抢,每人都抢到一块瓜皮,而肉全扔给了那只小猴。

吃的时候,有一只猴小声地问:“哥们儿,西瓜是这个味道吗?”那只老猴说:“相信我,哥们儿我当年吃过西瓜,就这个味道!”

其实呢,应该是吃肉,对不对?所以,真理经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http://s10/mw690/002i9XAPgy6JV0ZkYS5f9&690

http://s11/mw690/002i9XAPgy6JV140NpEda&690

爸爸评语:

       作为父母,看到这篇文章是既惊又喜。喜的是孩子独立思考,而且能含蓄地表达出来;惊的是孩子其实是在挑战成人世界的权威,咱不就是那只老猴吗?!能做的则是告诉孩子“真理只是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时候还得听父母和老师的,别一味固执己见。呵呵,您说呢?我可是认真和孩子讨论了这个话题!

阅读    收藏 
(2014-02-11 10:39)
标签:

教育

分类: 点滴成长

    北京,飞檐翘角,朱漆大门,两重楹联……寻常过客难免会将这里误认作王府、宗庙,可是,又分明听得阵阵读书声从里面传来。举目细看,大门之上高悬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匾——“府学”。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有着644年厚重历史积淀、坐落在古风庭院中的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7SJbE.jpg

古朴的府学大门。

 

    2012年8月,府学胡同小学成为北京市首批33所百年学校挂牌校之一,能够入选,不仅仅因为是北京“资格”最老的小学,更因为数百年来对教育作出的努力与贡献。今天的府学坚守“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扬优秀传统文化、养现代文明习惯,开设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博学”课程,为学生自由而充分、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特地成长注入不竭的动力。

 

“假孔庙”成“真官学”

 

    时光倒回1368年,一座名为报恩寺的寺庙尚未建成,明朝大将徐达便已攻进元大都。庙中的和尚听说明朝军队规定不能进入孔庙,慌忙中把一尊孔子像立于门口,寺庙得以保全。明朝建立后,“假孔庙”便成为官学,因为当时的北京叫做“大兴”,官学便也命名为大兴县学,后来改名为顺天府学,成为明清两朝500余年间的官办学校。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1v59j.jpg

北平市第十八小学校门(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前身)

 

    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1905年改为左翼八旗小学堂,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至少经历了六次易名的学校,终于在1958年正式定名为府学胡同小学。

  

   “记忆中的母校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这是1954年转学到府学胡同小学的张爱民在《府学小学阳光育蕾》的回忆文中,对学校风貌的美好回忆。的确,学校里,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魁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园林交相辉映。大成殿前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1984年,学校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学打造“小书生”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2d3Ds.jpg

大成殿孔子

 

    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影响了不同的人,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近山,使人朴厚坚定;近水,使人灵活巧变。府学胡同小学清楚地认识到,信仰和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府学的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历史的遗留,正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教育的“课本”,比如,校园里“动静等观”、“敷礼明伦”等建筑遗迹,正在学生身边潜移默化滋养着他们的文化情趣。所以,在这所极具中国文化情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放在治学的重点位置。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5ae12.jpg

府学胡同小学文庙大成殿内供奉孔子牌位。

 

    在老校友的回忆里,“学校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专门开设了大字课,每周两节。当时同学们都备有一个小布口袋,里面装有墨、砚台、毛笔和涮笔的小缸子,挂在书包旁边。书法学习先从基础学起,老师要求我们反复练习横竖撇捺,填充空心字,临摹红模子,最后才在米字格本上书写。”

    时至今日,府学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一个个化身成为了温文尔雅的“小书生”。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一二年级进行《弟子规》的学习,三四年级开设《笠翁对韵》课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接触内涵更加深入的《论语》知识。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3wxQ7.jpg

府学胡同文庙泮池石桥与大成门。

 

    除了传统经典诵读以外,“琴棋书画”以及茶艺也都进入国学课程当中。“高山流水”、“玉液移壶”、“关公巡城”……茶壶、茶盏在孩子们的手里,变得格外灵动。学校抓住茶艺“廉、美、和、敬”的精髓,编写《茶海飘香》的课程教材,组建茶艺表演队,到古茶庄品茗,学习书写关于茶文化的对联等等,为学生提供了用浓厚的艺术氛围包裹专业知识的精彩课程。现在,每到母亲节,学校都会开展“母爱如茶”的大型活动,为妈妈敬一杯茶,道一声谢。学校希望通过国学文化的熏陶,为孩子们自由而充分、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特地生活、学习埋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让教育的沃土充满生机。

    在学校的历史记录里,有一则“四代同堂”的故事。1956年,美术教师温西虹带着学生们拜访了画坛巨匠齐白石大师。由于温老师师承李苦禅先生,李先生又是齐白石老人的弟子,这群喜爱绘画的娃娃显然成了齐老的“曾徒孙”。如今,府学的学生们不仅可以走出校园拜访前辈、参观名作,还走出国门,进行交流访问,以开阔眼界。

 

稚语童声“正气歌”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103XqX.jpg

马丁一校长在文天祥祠为学生讲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府学胡同小学学生们的稚语童声响彻文天祥祠。每年文天祥诞辰,学生都会手持菊花,面向先贤塑像,朗声吟诵《正气歌》。文天祥祠就坐落在府学胡同小学之内,成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走进文丞相祠,会唱《正气歌》,了解《正气歌》中的十二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爱国主义精神与气节不断地渗透在每个师生的品行操守之中。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0/6_2012101008504111dGrs.jpg

     学校每当新学年开学,都会带着新生到文丞相祠接受开学第一课的教育,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

 

    在老校友、老教师的脑海中,50年前的文丞相祠是一座两进院落,当时作为校工的宿舍。祠堂前面的古枣树,相传是文天祥在此关押时所种。而微微向南倾斜的枝干,象征文公怀念南方故国之情。有时在校园中漫步,就会不知不觉地来到文丞相祠,想起那段为国家命运而抗争的故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由自主地浮上心田。

    曾有老校友动情地回忆,当年学校每当新学年开学,都会带着新生到文丞相祠接受开学第一课的教育,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而且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非常多样,还有为烈士扫墓、到天安门宣誓入队等等。

 

来源:北京晚报(2012-10-10)

阅读    收藏 
标签:

成长日记

育儿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