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事热点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800060301张亦驰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一段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上的祝词,令无数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婚姻是神圣而甜蜜的,他们被浓缩在两本小红本里。登,领证盖章;一印,交付了最尊重的委托;一印,见证了相守一生的约定。 一方红印承载着父母的千般尊重,万般不舍,以及对儿女陪伴的极致信任。余光中先生的《面纱如雾》记录了他牵着女儿走上红毯时的感受:“面纱如雾,你的脸庞在雾里,兴奋的眼神远眺着蔷薇色的未来。而我,虽然一步一步也朝前走着,透过梦幻的白纱如雾,透过一张圆顶的纱帐,里面正睡着一个女婴,我架着一辆小推车,轻轻摇着,也是这样的七月,摇着厦门深藏的小巷,摇着被蝉声催眠的下午。”由此不难感知到女儿出嫁时,父母喜悦而又心酸落寞的心情——娶妻满堂红,嫁女满堂空。疼爱了数十年载的掌上明珠,如今交付到他人手中,这该需要何等的勇气与信任?正如广告中父亲郑重地将女儿的手交给丈夫时说的那句话:“她的未来,就交给你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精选 |
《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五班1800060532戴思敏
有人喜欢读红楼,是因为红楼里面有大量的诗词;有人喜欢红楼,是因为里面有凄美的爱情故事。鲁迅先生曾说过,“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红楼梦无疑是一部百科全书。
琴棋书画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中国文人对琴、棋、书、画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贾府四小姐的丫头的名字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文本也详细描写了迎探惜三姐妹在棋、书、画上的造诣,“迎春和探春赶围棋”、“探春书房的布置”、“惜春画大观园”等,唯独对于元春的琴艺并没有明写,或者是曹公在后四十回补写了,但我们已无缘看到。红楼后四十回续书,倒是写了大观园里妙玉听黛玉弹琴,这倒是弥补了红楼里的琴。曹公将琴、棋、书、画赋予贾府四小姐,也足见曹公的文人情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精选 |
茅盾的创业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姓名:张颖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成为一个伟大的仆人,这肯定不会对诗人有任何损害。因为他的职责便是要为人民发出呼声。在必要的时候,他内心里会充满人类的呜咽,而这又不妨碍一切神秘奥妙的声音在他心灵里歌唱。他具有双重责任,个人的职责和公众的职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需要有两个灵魂。”所谓“两个灵魂”正是说诗人既是个体的又是最公众的,既有个人的追求又负有社会的责任。这实际上涉及作家的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
一个人进行文学文学创作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更要反映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思潮,只有将这两者结合的创作才能称得上是很成功的创作。茅盾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创作者。
茅盾,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是《子夜》。张光年曾这样评价茅盾,他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
标签:
杂谈 |
观怀化市博物馆心得体会
2018年4月13日,在我院团总支组织部的带领下,16和17的各位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怀化市博物馆。有句话说的话,以史明鉴,可以知得失。我们应当懂得,历史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除此之外,我们要正视历史的作用,只有了解古代先辈们的历史,我们后辈们才能更好的走好以后的道路,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博物馆是保存历史古迹和文物极其重要的一个地方,它承载的不只是某些物品,那更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体现。于是,此次先锋队员活动,我们选择了怀化市博物馆。怀化市博物馆位于怀化市鹤城区,迎丰中路350号。该馆为园林式仿古建筑外形及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所题写的馆名十分引人注目,被誉为怀化市政建设一大景观。
怀化博物馆的陈列楼于1984年10月动工兴建,1985年竣工,翌年2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4月又新建了根雕馆。怀化博物馆馆藏文物1.5万余件套,珍贵文物1330件套,多来自该区地下发掘和民间搜集。该馆曾出版《怀化博物馆简介》,还对本地区的革命史、少数民族史也作了有益的探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学术文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精选 |
标签:
情感 |
分类: 原创精选 |
《塔里的女人》读后感
标签:
校园 |
分类: 时事热点 |
大道致远 笃行其中
——老校长王大中院士做客“学术人生”讲坛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31213150324194791359/11.jpg
图为王大中做客“学术人生”讲坛。
标签:
校园 |
分类: 时事热点 |
只比别人多一点
——访清华大学第十八届“学术新秀”赵彪
研通社记者
标签:
校园 |
分类: 怀院风采展 |
【新闻中心讯 学生记者 徐雯 摄影 司徒哲阳 于江】 11月14日晚,著名摄影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邓伟来到三教3100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与生命的对话”的讲座。讲座中,邓伟与同学们充分互动,推敲摄影技巧,分享摄影故事,更探讨了镜头后每一个生命带来的震撼和感悟。
讲座现场
本次活动由清华学生记者团主办、清华大学摄影协会协办,同时也是清华学生记者团的培训活动之一。讲座的第一部分,邓伟对学生记者团和摄影协会同学们的部分摄影作品进行了点评。对同学们拍摄的每张照片,邓伟都从从影像结构、气氛渲染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点评,再结合自己丰富的摄影经验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标签:
校园 |
分类: 原创精选 |
2011级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