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文化 |
商水一高一分校
一学生家长说:“小升初不是不需要考试就能就近免费入学吗?俺商水县咋又得考试又得缴费才能上初中呢?”
一不愿透漏姓名的教师说:“商水一高分校管理乱、收费高、教学质量差、招不来学生办不下去了,而总校盲目扩张欠下几千万外债又无力分流安置分校失业的几十名教师,不知谁出的馊主意游说县领导,利用原来的校舍和师资改头换面办起初中了,严重扰乱了俺县的义务教育办学秩序。”
入学考试须知
一中心校长说:“各乡镇中心校长和初中教师对此敢怒不敢言,个别同志顶住压力多次向县教育局反映均被局领导以‘顾全大局’被压了下来,教育局领导班子包括主要领导在内的多数成员,对一高违规办初中的做法也很有意见,但教育局和一高又是同一行政级别,难以监管,只得睁只眼闭只眼。”
7月16日上午,恰逢商水县一高分校初中部以选拔优秀生源为名,举行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小升初招生考试,383名来自全县近20多个乡镇、办事处的小学生毕业生在家长的护送陪同下,从数十公里外赶来参加了“科举式”考试。
前来应招考试的学生
酷暑高温下难免有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晕车的孩子更是痛苦不堪,但在“上一高初中部直通一高降10分等”这样的招生口号蛊惑下,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也只能顺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
当然,多数家长也是有苦难言,牢骚满腹。
“如果中招考试时县一高的招生名额能向各乡镇初中公平合理分配,谁又愿意舍近求远掏高价上这个一高分校呢?”一位来自邓城镇的学生家长向记者坦言。
据记者了解,这所位于商水县张庄乡的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初中部在2年前曾是商水县一高分校,办学层次是普通高中,由于校址偏僻、高考成绩欠佳等原因导致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直到2011年被迫停办,为了安置原来高中分校的剩余教师,改办初中。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合理分流富余教师、借机充实各乡镇初中的师资力量,或许是处理商水一高分校停止办学遗留问题的科学途径,但商水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商水县一高并未做此选择。
对此,商水县一高分校初中部负责人娄校长以专业军人的直爽一语道破天机:“一高欠债几千万,校本部运行都十分困难,哪还有条件安置分校的老师!”
当记者问及撤高中办初中跨区域招生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时,娄校长只得以“我只是一名退二线的分部负责人,宏观大的方面那是领导当家的事”应付过去。
记者又追问:“你所谓的做决策的领导具体是哪位同志,是不是商水一高校长常有才同志?”娄校长哈哈一笑予以默认。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商水县教育体育局,对违规办学、违规招生负有监管之责,但为何对商水一高初中部既不制止又不查处呢?
商水县教育系统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人士这样分析:“商水一高作为重点高中,其校长的行政级别与县教育局局长是平级;县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行政级别明显比一高低,甚至多数股长并非行政编制,是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这样一来,客观上很难监管一高的办学、招生和收费行为,明知违规,也难以惩处。”
但据记者了解,早在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就取消了全市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校长一律实行聘任制,组织部门将原来对各学校领导班子的考察、任免权下放给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两级教育局又根据党管干部原则由党委(党组)考察、选聘各学校正副校长。
记者又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在教育体制改革上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记者在即将结束商水采访时,商水一高初中部负责人娄校长已明确表示将违规收取每名学生200余元的所谓报名考试费全额退还。
资料:选自教育部《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
•制止跨区域招生和收费的行为。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并根据学校招生规模、生源数量等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就近入学的新生占绝大多数。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高于10%的要制订专项计划,3年内减少到10%以下;低于10%的要巩固并努力继续减少。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在此过程中不得以跨区域为名收取学生择校费。
•制止通过任何考试方式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小学生入学和小学升入初中招生工作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义务学校招生工作要在教育部门设定的招生网上进行,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坚决禁止要求家长到学校或到学校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目的择校费行为。
•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对治理择校乱收费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违规收费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严肃追究校长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信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对设立“小金库”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重点城市部分学校的整个招生过程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同时,吸收媒体参与监督,对典型案件及时曝光。
http://zy.takungpao.com/uploadfile/2013/0418/20130418023310596.jpg
图片左侧为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偷梁换柱建设的酒店与住宅楼
http://zy.takungpao.com/uploadfile/2013/0418/20130418023311529.jpg
教学楼、学生公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公告
【大公报中原新闻网讯】(记者 陈晓波)郑州市鑫苑路10号是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所在地,校园一侧新落成的富丽堂皇的净雅大酒店以及四栋18层的高楼把破旧的老教学楼映衬的稍稍有些寒酸。
2010年4月,河南省信息工程学校以建设教学楼及学生公寓的名义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三年后,拔地而起的不是教学楼,也没有所谓的学生公寓,而是一家以海鲜为主打名牌菜的高档酒店“净雅大酒店”。而原本规划中提到的学生公寓更是变身商品房,在进行“地下销售”。
据悉,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隶属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一所信息技术类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孙立国,郑州市金水区人大代表。
教学楼与学生公寓被“偷梁换柱”
记者在现场看到,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与净雅大酒店及四栋18层的高楼仅一墙之隔。其实中间并没有墙,而是用铁栅栏把校区与酒店隔离开来。
四栋18层的高楼外部已经装修完毕,目前只有个别房屋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建设竣工一年之余,没有人员入住。
而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后公告至今仍在学校东侧的一角矗立着。
建设项目简要说明:“由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建设的学生公寓、教学楼项目已经我局郑规建字第(410100201029035)号许可证批准。项目名称为学生公寓、教学楼。”
据知情人士称,净雅大洒店是郑州市金水区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规划的教学楼与学生公寓根本就不存在,那四栋18层高的是住宅楼,正都偷偷地卖着呢。如果想购买,需要通过学校内部才行,价格比市面上便宜的多。
对此,郑州市城乡规划局表示:“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没有问题,鉴于其目前的现状是学校违规改变规划建筑的使用性质,应该由郑州市房管局责令查处。”
“偷梁换柱”背后的灰色交易
现在看来,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建设所谓的学生公寓与教学楼其实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名义上是建设学生公寓、教学楼,而事实上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以自筹30%、企业70%在合作建设。那么教学楼与学生公寓与一家高档酒店企业有何关联呢?恐怕企业还是看中了学校那块不花钱的土地吧。拿国家批的教育用地与企业合作获利,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确实“生财有道”。
众所周知,企业建设酒店必须购买商业用地,还要通过招拍挂的程序,手续复杂、成本高;而学校既能提供土地,在规划审批时以学校“教学楼”、“学生公寓”的名义也更容易通过。说白了就是钻政策的空子,既然是酒店,就该通过招拍挂合法获得商业用地,而不是“偷梁换柱”利用学校的教育用地。
这其实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灰色地带。
公众如果细算一笔账就会明白,在寸土寸金的郑州市区里面,要想盖一座酒店,土地出让金注定是一笔巨额的投入。学校的土地是不用花钱的,企业在零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只花费了建筑成本就盖起了一座酒店,即使一部分房产给学校无偿使用也划算得很。而学校一分钱没花就有了房子可用,当然也不吃亏。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再者,学校把应该建设学生公寓的土地建成了商品房私下销售,学生公寓没了,但一大笔灰色收入却落入了学校的小金库,甚至是某些领导个人的口袋,更不失为一种生财的好法。
擅自改变国有划拨土地的使用性质牟利是比较常见的土地违法行为之一,一些单位不甘心“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经常和一些企业一拍即合去打国有土地的主意。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与净雅大酒店表面看起来是所谓的“合作”,实际上是无视国家的土地法规,侵占国家利益。
教育划拨用地是国有土地,划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而直接用划拨土地开发商品房,建设高档酒店,也没有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和公共利益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