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高尔夫

体育

英国公开赛结束了,感觉比美国公开赛精彩,可惜还是没有加洞赛。

US OPEN 感觉没有高潮就结束了,THE OPEN 是高潮刚来就戛然而止。不过好歹也算有高潮,就是时间太短了点。

 

都是没有水障碍的球场;

标准杆都是70杆;

长草都极其恐怖;

领先组都有北爱的麦克道维尔;

韦伯-辛普森从T5落后4杆逆转,厄尼从T8落后6杆反超;

而两位冠军决赛轮的成绩都是-2,68杆。

 

结果不同,US OPEN 诞生了一位新的大满贯得主;THE OPEN 毁了一个新冠军,却成就了厄尼-埃尔斯十年磨一剑的传奇。

 

十六洞的三推动摇了斯科特的信心,而十八洞保par推的失手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忘却。2007年加西亚在THE OPEN 上的冠军推成了他永远的

标签:

高尔夫

杂谈

 

谁是当代最好的高尔夫球员?100个球迷最多只有两个答案,因为99个人都会投票给泰格-伍兹。

谁是现在最好的高尔夫球员?100个球迷也许会有51个答案,因为有半数的人还是会选择泰格-伍兹。

 

毫无疑问,泰格是当代最伟大的球员,并且他的伟大还远远没有结束。以他36岁的年龄,如果保持身体健康,他至少还有十年的运动生涯,十年后他会达到怎样的高度?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泰格一定能超越那两个同样伟大的名字,翻越那两个山一样的记录。萨姆-斯尼德和杰克-尼克劳斯。

职业生涯十六年,74冠!有多少球手会感叹生不逢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又庆幸自己能和泰格同一个时代,一起分享他给这项运动带来的改变。1996年,泰格转职业。同年,米克尔森美巡出赛21场,夺4冠,挣了不到170万美金。再往前的1993到1995年,米克尔森出赛66场,夺4冠,挣了200万美元多一点,平均每年不到70万,这基本相当于现在美巡赛一个亚军的奖金数。

所有人都承认,泰格的出现改善了巡回赛球手的生存环境,他改变了这项运动。

 

现在的问题是,伤病恢复后的泰格能否达到他之前的竞技水

(2012-06-28 23:16)
标签:

转载

成为公敌需要多大的勇气?!向李哥致敬!
原文地址:我把董刚办了作者:李职业

前天跟虎迷,田宇和老徐打北辰,我打出78杆,是北辰的最好成绩。感觉状态不错。

今天早8点在红枫湖,打董刚,尤勇和虎迷,小到中雨,有9洞在雨中打的,我打77杆,把他们都办了。

开心呀,董刚不服,说下周到鸿华打,尤勇服了。

所谓苦手,其实也没啥,把他当纸老虎打,一下雨纸老虎就不灵了。

趁最近状态好,是否该一起把计哥老詹马虎秋老虎威虎无岩乱语等牛货一起办了?

这是个问题,我要好好想想。

标签:

杂谈

体育

最近不知为啥,左脚出了点状况。左脚前脚掌有些疼痛感,走路还好,但打球时左脚的支撑开始受到影响。前两天在练习场练了会长杆,前脚掌有肿痛的感觉,不会真像小鹰说的是因为缺钙吧。
索性歇歇避暑,少打球但不能少看球。
连着看了三天US Open,看了三天老虎。怎么说呢,打球的人被折磨着,看球的人也一样。
旧金山的奥林匹克球场在折磨球员的问题上是有前科的,1998年的那个星期五就是被记入史册的臭名昭著的一天。前美国莱德杯队长,汤姆-莱曼在18洞果岭上四推。导致他从果岭上一路破口大骂到会所。而这两天反复出现的一个历史镜头,那天的36洞领先者佩恩-斯图尔特,身穿格子灯笼裤、白毛衣,头戴红帽子,双手抱胸无辜的看着自己小球缓缓滚动,从距洞8英尺变成25英尺。。。。
小麦离开时留下一句话,这里就像滑板一样。其实所有球员都是战战兢兢的,因为小球每次落地都会有不可预知的弹跳,不管在果岭上还是在球道上。三天的转播看到无数次小球从果岭上冲出去,不知道会落地哪个鬼地
标签:

杂谈

高尔夫

动作

上上周参加了高尔夫大师在叠泉办的比赛,人多耗时,打了6个多小时,但这不应该是打烂的借口,前10个洞没有一个标准上,只在前两洞救到par。其实最近的一号木还是很稳定的,铁杆就是上不去。愁死我啦,于是我又开始折腾自己了。

第一件事是收拾一号木,最近虽然稳定,但感觉距离差点,弹道有时过高。我有两支同款的一号木,区别是10.5度+R杆身(用了两年了),9.5度+S杆身(打不动)。去工坊,杆头互换,结果是我没想到的。本意是用9.5+R的,低弹道能远点,结果是低飞的右曲。而10.5+S的感觉还可以,是硬了点,但据说能更稳定,先练练吧。

于是第三天我带着这根一号木和李职业、计哥、赵总去了红枫湖。

以前都是比洞的,这次李职业不知动了哪根筋要比杆。我是不喜欢比杆的,没比洞刺激,另外,我知道自己容易爆洞,比洞我的机会能大点。今年初在顺风,我和李职业杆数比93:86,可比洞我大胜,因为我一个老鹰收了8洞。没办法,接。结果大败。

那天计哥打得太好了,红枫湖金T,都是第一次打,计哥76,最后两

标签:

杂谈

太伟

高尔夫

体育

最近连着打了两场太伟,感觉是天上地下。

这个球场我有心理障碍,太费球了,一般没有7、8个球都打不下来。

第一场,山上9洞。事发5杆洞,开球拉左,似乎弹到左边山上。再打右曲但安全。下山找球发现小球落在路边干沟的一个小台阶上,离石壁不到10厘米。忽突发奇想,反弹!!!第二个球虽然安全,但需要过渡,拉丝比洞,能拼就拼了。这就是no touch和比赛的区别,如果是比赛,路边插红桩,第一个球是可以抛球的。56度,敲,落沟,这沟太窄了,半米,反正人下不去。站在沟沿,先向前打,没出来。再向回打,还是没出来。四下之后发现我的杆快废了。放弃,点炮大包了。好在我们是double par封顶,要不这杆上就不知输多少了。

前九就这样郁闷的过了,3个par,5个+1,一个+5(算+5)。

后九山下,突然换人了,我不智障了。前8个洞6par、1鸟、1bogye。开心!

老早我就知道我这人就是穷命,过不上好日子,马上就有想法了。

最后一洞,开球进沙坑

标签:

高尔夫

杂谈

周日从曹妃甸回来,歇了一天,在风雨的周二试场叠泉。

虽然雨不算小,但打的也不算差。叠泉的蓝T长6300,没感到很费力,两个鸟几个par,82、3杆收,还打了个+3。周四要打校庆杯,心里感觉有了点底。

周四早早到了叠泉,看到分组名单我就乐了,居然和老詹同组。更没想到的,居然还是一辆车。呵呵,这待遇不错,好好学习学习。见到老詹后简单聊了聊,居然还是同门师兄,这也太巧了,下次让老詹挑头成立个系队得了。。。

这场球我是憋着劲想打好,谁知出门就+3。在B4,最长的一个4杆洞,4号铁右曲进沙坑,距旗杆30多码,打深,球居然落进我自己踩的脚印里(我是从旗杆方向下的沙坑,愚蠢呀!!!),再打还没出去,5上2推。

第二洞保par。

第三洞再折一洞,B6最短的四杆洞,开球很好,稍微有点右直进了右边沙坑,距旗杆60码。打球?打沙?犹疑中采取切杆方式,打深没出来,距旗杆40码,再打又深,果岭边,切杆有点剃头,两推+2。

 

标签:

杂谈

高尔夫

没有Double是我希望的成绩单,也是稳定的标志。

最近三场球打得有点花了。

红枫湖,90杆,两个Double Par,两个Double。Double par都是在沙坑里搞出来的,红枫湖的沙子很沉,有点打不动的感觉,打深一点就出不来。这是一场没有亮点的球。

太伟最有意思,前九过山车,出门是Double Par加Double。第五洞又是Double par。不过居然在第4、8、9洞打了三个鸟,半场第一次。马上阴转晴了。后九踏实了,中规中矩的3个par、6个鸡。

今天红枫湖,和李职业、威虎、传说中的计哥同组。这是我今年最好的一场球,82杆,2鸟8par,4个Double这三场都给我Double烦了。

四人乱拉三点加个人比洞。这是我第二次打拉斯三点,还是有点经验不足。

第一洞就顺风100码进了沙坑,在沙坑搞了两下才出来,出门+2。其他三人都是par,输5个单位。摸摸兜,照这个速度打不了半场就没了。第二洞保par见到回头钱,第三洞打鸟开始盈利。没想到后面顺风顺水,其实不是自己打的

标签:

杂谈

休闲

前天慕名去了趟朝阳公园桥东北角的PARONE工坊,李职业和小田都是在那里配的装备,在模拟器试打了一款一号木。数据显示平均距离远了十几码,倒旋和侧旋都减少了,感觉不错,决定第二天下场试打。

昨天和田宇到了伯爵园,不知动了那根筋上了黑TEE。

B场开球,新家伙感觉有点沉,第一杆右曲下水,想着等活动开了再试。摸一个,用回了自己的东西,平安无事。

前九基本打出了在练习场的节奏,两个par,七个+1。6次上球道,3个par on 都是三推。

转到C场,风有点大了。也许是我念旧,也许是信任,用了新杆还是不好,剃头、右直、右曲。

最可爱的是那个700多码的6杆洞,曾经遇到的倒霉事都在聚在一起了。因为郁闷忘了照相。。。

1、右曲到小松树下。

2、树下切出1码。

3、打入沙坑。

4、沙坑击球50码。

5

标签:

杂谈

今天和龙城的球友,王兄、赵兄、任兄去打宝兴的C场,前九白TEE,后九蓝TEE.

河套里的球场风就是大,中午的时候大概在4级左右。打了3个下水,10个par,84杆,果岭上没有3推,也没几个1推,小鸟总差一点点,没脾气。

这场球其实没什么可写的,但是中间的一个插曲让我开心坏了。第16洞,我和任兄一拨,开球都有点拉左,顺着风都飘下水了。王兄开球很好,但是攻果岭时也顺风往水里去了,连打了3个。上果岭后发现他的第2、3个球都活着,但第一个不幸刚刚落水。老哥二话不说,坐地脱鞋。我说:“哥你玩命呀,我们俩都4上了,你们肯定赢了,算了吧。”“没事,我觉得没问题”。今天我和王兄还单比杆,看他那么坚决我也不好说什么了。于是就有了如下的节目:

 

他真是个战士,虽说冰都化了,但水还是真冷呀!

预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