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初中阶段的学生层次逐渐参差不齐,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就更为明显,学困生人数急剧增加。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习就意味着每天必须准时到校,坐在教室里听他们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每天的日程就是听讲,努力完成作业,想方设法记住一大堆零零碎碎的知识并练习一些索然无味的题目。
孔企平博士将这些学生的症状诊断为低参与水平。笔者认为学困生参与低水平有两个原因:一、部分老师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很低,上课的内容通常也是针对大部分中等程度的学生;二、学科特点造成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特点很强,需要较强的记忆、理解、运用等能力,以至学困生屡屡受挫,自信心不足,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同时,学困生害怕失败,导致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目标不是想真正地学习知识,而是为了保全面子,在课堂上学习被动,逃避提问。
以上两个原因使学困生们成为课堂上的过客,而不是课堂的小主人。要转化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困生勇于参与课堂,首先要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老师应该改变态度,使学困生们感受到自己是有存在价值的、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