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eer
Dee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6
  • 关注人气: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3-11-12 10:01)
分类: 工程问答

 Deer按:存起来备查。有些事在别人看来是多余的,不必上心在意的,对于自己来说并非多余就可以了。

 

P问:PKPM模型中,勾选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时,弱轴方向及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如何选择?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5条条文说明及pkpm的解释,

1、当基本周期T1<特征周期Tg时,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动位移比例因子填0,程序将对全楼各层采用统一的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2、当T1>5Tg时,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动位移比例因子填1,程序将对全楼各层剪力系数采用相同的增量(底部剪力系数的差值);

3、当T1=(1~5)Tg时,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动位移比例可取两种调整方式的平均值,

标签:

杂谈

分类: 设计思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工程问答

今天被问的问题:12层,建筑高度60m,轻工厂房,计算地震作用时,一般轻工厂房(活载为6kN/m2)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足够未?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3条(强制性条文):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采用。

5,1.3组合值系数

标签:

杂谈

分类: 工程问答

昨天N问的问题。2010版PKPM计算结果中有三种地震倾覆力矩计算结果,应该看哪个?

 

PKPM在WV02Q.OUT文件中输出的地震倾覆力矩分三种情况:
1、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抗规);
2、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轴力方式);
3、内力CQC的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

根据pkpm方面的解释,10版新规范才开始提出了“规定水平力”的计算方法。轴力方式是高规的编写专家提出的方法,但并未写入规范里。内力cqc方法则是08版及之前版本采用的方式。

 

因此,按10版抗规设计时,看第一种结果。按02版抗规设计时,看第三种结果。至于第二种,因为规范未列入,只可作为参考。

 

地震倾覆力矩用于判断结构类型时(即界定是否按框架-剪力墙设计,或是否短肢墙较多的结构),只需要看嵌固端(或第一层)的计算结果。

标签:

杂谈

分类: 设计思考

Deer按:此文记于2010年2月5日。先原文照搬,等有时间再来对照新抗规新高规进行“修订”。

 

那天F跟我说:我忽然发现我们的剪力墙设计偏浪费了。
 
Deer吓一跳,赶紧去查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4.6条: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轴压比控制值:9度一级为0.1,8度一级为0.2,二级为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2.15条: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按本规程第7.2.16条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可见高规的要求比抗规严格一点,只要是一、二级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全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而不考虑其轴压比较小时的情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